中秋节心得体会300字怎么写 (11篇)

“中秋节心得体会”这个词的意思是: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感受和收获。以下是有关于中秋节心得体会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心得体会300字怎么写 (11篇)

中秋节心得体会1

儿时,中秋节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中秋之时,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那时住的都是平房,旁边有个小菜地,菜地边上种了很多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青草的气味。记得母亲谈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树……

然后工科出生的父亲就来纠正母亲的观点,教育我到月亮上什么都没有。所以儿时的记忆永远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总有一份快乐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来!

长大以后,感觉过节的气氛越来越少,还曾记得自己第一个不在家过的中秋节,就是刚读高中之时,那时候家离学校相当远,中秋又不在周末,所以当老师说了句回家团圆去吧,我只好独自和住校的朋友一起去了食堂,其实那个时候的心情还是蛮难过的。然后对中秋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完全可以忽视了,唯一的记忆就是大三那年我逃了两天课提前回家过中秋的那个场景。只是感觉月饼越来越好吃,包装越来越精美,过节的传统却在一天天淡化。

在国外每当中秋来临的时候!“亲情”二字对于异乡的游子来说,在这中秋之夜,理解得就更为深刻了,思念家乡,思念父母的那种感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祖国的温暖,孔子学院和驻宋卡总领馆总是把我们聚在一起联欢一起吃饭!每年致辞中,孔院马院长总要发表下一些感叹,大致意思是国家对你们真好,这些月饼都是空运过来的,一定要学成回国!饭毕,就开始品尝从北京运来的月饼(还是蛮高档的),可以拼命吃管够(其实每个人最多1块),吃不完还能拿回去分给泰国朋友!有时候孔院也会邀请华人华侨,他们总是带很多榴莲,红毛丹,山竹等水果这些都是多得吃不完的……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特别的温馨和感动!

如今的我已经回国,只是还在工作的道路上比较迷茫,去年中秋是回国后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的,母亲特别高兴做了一桌子好菜,过节的气氛仿佛又重新找回来了一样!

中秋节心得体会2

又是一个中秋节,令人盼望的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里人一同吃聚会饭。如今,人们餐桌上摆放的食物真是多种多样,似乎和中秋节以前搭不上边了,但我们只需细心点,就会发现一些传统的中秋美食还是会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还是会举家在窗前赏月——至少人们还没有遗忘中秋节和它的习俗。

那么中秋节的来历呢?有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也许大家会零系统碎地说出一些,也只是大约,似乎只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一辈知道了,我们还真不必须完全了解,这,是变。还有就是中秋的气氛,虽然人们都吃月饼、赏月,好不繁华,但总觉得这繁华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一时刻又说不下去。

中秋节最重要的莫过于吃月饼了,这点大家都知道。那月饼都中秋节感想钬斺敱溆氩槐有些什么馅呢?豆沙,椰蓉,你必须会笑着说:“过时了!”如今我们吃的大多是冰激凌、抹茶、榛果、巧克力等一些稀罕乖僻的口味,甚至鲍鱼、海参的也屡见不鲜。走进商场的月饼区,我们会发现这些口味的月饼独占最显眼的中央,而那些最为传统的只能不幸巴巴地躺在一旁,一点也不显眼,假设不细心找,甚至还发现不了它呢!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月饼的包装就更为朴素了!外盒就象镀了层金一样闪闪发亮,拆到外面,一个小月饼用一个小铁盒装着,底下还有“红袍”衬着——有必要这样“大费包装”吗?我估量一个包装都比一盒月饼要贵!这难道和以前繁复的包装比起来,不是一个大的变化吗?如今,大少数买月饼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给亲戚冤家的,如此送来送去,家里的月饼不但吃不完,还有能够堆积如山,这和以前又是一个变吧!

中秋节,有些变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们能够跟家里人聚会,共享天伦之乐。但有些变化能否真的好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中秋节心得体会3

今天是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蛋黄、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来,与妈妈一起上街上买月饼,大街小巷一卖满了月饼、豆沙、枣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边。咬上一口,各种口味的月饼五颜六色,真是形状各异。礼盒中的月饼不仅可口,长得也很可爱。花纹压得如凤凰,翩翩起舞,自由飞翔。

家里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

啊,这皎洁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怀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们招手……突然,我的耳边回荡起一首歌——《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婉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留在这中秋节,浸在这中秋香。赠予诗一首:

秋夜已深,秋风袭人,家家户户,气氛和谐,凑在桌旁,

赏景赏月,品尝月饼,饮茶吃饭,笑脸相迎,美美过节。

中秋节心得体会4

不知有多少在此刻都是游子的身份,也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止境。

只身在外,总是身不由己;孤独想念,却又思绪难尽。总是想着多与家人聚会,可身为学子的我们此刻也只能是空对一轮明月。每一年算上去,与家人相聚的时刻屈指可数。做学子的我们尚且如此,任务后,成家后,那不是更力所能及。

有一个亲戚前两天打来电话,知道我国庆节预备回家,叫我到她那儿玩玩。总是以为见面时机多着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与她见面却隔了整整一年。叹流年似水,更叹这似水流年中,我们成了匆匆过客,道一声相逢却相距甚远。有些时分,我们走过,只因太匆忙,遗忘了应做的事情。而此刻,在这特殊的时辰,我们也该对着这中秋明月,从忙碌的世界中走出。

去年十一,我没有回家,而中秋却在此间划过;今年十一,我计划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总是那么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无法。其实,我不太看重节日自身。节日,这一早已被钉在日历某处的特殊日子,不随团体的志愿而发作改动;节日,这一众人欢庆的日子,只但是是营建一个非凡的气氛,让众人觉得这一天非普通罢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做应有的习俗,确实是在过节,自己过,与众人一同过。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这中秋,求的是与家人聚会。月半中秋,团聚会圆。但这样一个被钉在某处的日子,却难以都尽人意。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身在外,只能孤身过节,此刻的心声,也许是怨这日子怎出如今今宵,也许是怨这生活将家人分离……

其实,我们每一次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其自身就非同普通,这自身就能够算作一个节日,虽然过节的只要一家人。过了端午照样能够吃粽子,中秋事先异样能够吃月饼,由于有灵性的我们又何必只关注那一年中难得的,且又难今尽人意的日子。喜爱光阴似箭,每一天如过年普通渡过。

但,中秋终归是中秋,看着他人聚会,自己难免有些孤独、思念……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时分有一个或一些人住进了你的心里,而却又无法摆脱孤独这一形态。我这是想家了吗?也许是吧!空对一轮明月,总期望能在此中看见某些人的身影,但是,余辉之下,只要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写着写着,中秋已过,但还是要将这份祝愿送给远方的家人,以及与我同为游子的你,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心得体会5

月亮,8月15日最大,8月16日最圆。我们一家三口在中秋节出去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像一个银盘挂在天上。去了,它就去了;如果你停下来,它就会停下来。真的是“月去,我也去”。

城隍庙的中秋节特别温暖。小吃城的朋友亲戚情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一起度过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在天一广场特别活跃。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变成各种图案。有的像龙出海,有的像双龙打珠,有的像大鹏展翅,有的像铁塔堆砌,变化万千。在喷泉上方,月亮似乎快乐地跳舞,把它的光照耀在地球上。

新疆大桥中秋很安静。没有汽车的桥很安静,河水在桥下汹涌,船只来来去去,月光洒在水面上,洒下一片银辉。对面繁华的大街上,传来越剧的声音。月亮太亮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都黯然失色。

中秋节在社区里非常明亮。安静的社区让月亮露出本来面目。天空中散落着几颗星星,微弱的光线忽明忽暗,只适合做月亮下的普通人。月亮好像在说“哼,想跟我比,天是我的专属!”皎洁的月光洒在树上,树上覆盖着银色的薄纱,轻盈飘逸。

中秋节的月亮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意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代表团圆!

中秋节心得体会6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过彝族年和火把节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长大了就反而不喜欢过节了,也许是自己懒,也许是过节忙碌真的很累,也许是自己在外面怕煎熬思乡之苦!彝族年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现在,惟独喜欢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如今,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等。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喜欢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朋好友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今年的中秋过的更是很有意义,尝月饼,看着这些孩子们那么开心。

中秋节心得体会7

中秋,寓意着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一天,我们家虽不像传统人家那样张灯结彩,剪纸贴画,挂两个灯笼,但我们家还是会重视这一天的团圆饭。

做饭时,我与弟弟来到厨房,帮妈妈做饭,面对这泥土味的蔬菜,酸甜苦辣的调味料,眼前的画面就像画家的画盘,红的,黑的,紫的,青的……混杂在一起,使人眼前不由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经妈妈传授,我们便开始了“排兵布阵”。

我们分别从冰箱拿出鸡蛋和冻肉,将蔬菜与冻肉放入不同的盆中。我洗蔬菜,弟弟拍姜蒜。蔬菜在我手中一片一片的清洗,掰断,又倒水重新清洗,菜梗在断裂时,发出清脆的声响,蔬菜捞出水时,水花四溅,都让我顿生活力;再看看弟弟,握着菜刀,用力一拍,蒜却淘气地飞走了,连忙捡起来,又一拍,蒜从刀面滑过,直向垃圾桶飞去,看到这滑稽模样,我和妈妈不由得捧腹大笑。

切肉时,我如同一名狙击手,瞄准靶子一般向那一大块五花肉切去,眼手合一,力度适当地切起一片一片肉,那一片一片肉如方阵一般,整齐地躺在菜板上。约莫二十分钟后,各样食材都切好了,有序地在灶台上排放着,只待下锅了。我和弟弟看着刚把菜清洗干净,把肉切得完整,把姜蒜都备齐,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站在一旁的妈妈也绽开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就是妈妈的主场了,我和弟弟在一旁看着神通广大的妈妈,将备好的食材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而爸爸则在一旁,一手扶着榨汁机,一手有序地切好的水果往里放,不一会,便听到了榨汁机“嗡嗡嗡”的声音,紧接着爸爸不紧不慢地便把水果汁倒入杯中,想必今晚又是一番美味了!

傍晚,渐渐变得昏暗,夜色降临,各家各户灯火通明,不时飘出炒菜的香味,还有那喜洋洋的嘈杂声。

我们围坐在饭桌前,桌子上的菜都上齐了,飘香四溢。爸爸感叹一句:“你妈妈做得饭菜还是那么香,你兄弟俩可要加把劲了,争取下次下厨房做一顿美味佳肴。”弟弟故意不服气地说道:“别忘了,这菜可是我和哥哥理得嘞!”我也在一旁附和着。妈妈只是乐得合不拢嘴,盯着我们说:“好了,赶紧动筷子,待会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此时,我们才放下“争端”,去品尝我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中秋晚餐。

晚饭后,望着那轮玉璧似的明月,如同一个相框,如果把今天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的照片挂上去,那是一张完美无瑕的照片。

中秋节心得体会8

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记得这个中秋节。虽然没有和家人共度,但在军训的日子里,和教官、同学一起认真地一遍遍学习军礼拳,吃着学校和学院慰问的月饼,心里感觉很温暖。

被选为军礼拳方阵的一员,我感到很幸运。没能上军晚,却正因此有时间学习军礼拳,不得不说生活总会给我们出乎意料的指引。

教官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帅气的拳法,还有更多。连长告诉我们,要抬头挺胸,有自信有气势;连长告诉我们“如果都管不住自己的小手,那能做成什么?反之,能管住这双手,什么事都能成”;我们军礼拳打得不是很有气势,连长告诉我们要为自己争气,同样是学,为什么不学得更认真呢?……连长身上有种气场,很帅气,很正。军训,我学到的不仅是军姿,更是军人的魄力与昂扬姿态。

收获总与付出正比。军礼拳的马步、弓步,是我们操练了无数遍的动作。流了汗水,却在看着自己逐渐熟悉拳法的时候,不再觉得很苦很累,反而很欣慰。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要继续努力,希望最后会有精彩的呈现。

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在整整十分钟的军姿训练中,在踢正步的定型训练中,在来来回回不停的分列式训练中,在精疲力竭的晚训中,都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说着放弃。但许是因为好胜心,或许是因为教官不断重复的坚持坚持,每一次,我都选择继续走下去。或许正如教官所言,每次彷徨都是一个分界点,坚持还是放弃往往会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眼看着军训就快接近尾声,只希望在它真正结束的’那一天,我能微笑对过去的军训时光说声再见,说声谢谢,谢谢你给我的成长。

经过队列的训练,我们有幸被选入军体拳方阵,亲身体验学习军体拳的一招一式: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内拨下勾,交错侧踹,外格横勾等十六招。本来以为只要学会了动作,打出气势来就行了,结果自己太天真了:每一个步型(马步、弓步、虚步等)都必须一丝不苟,扎马步时膝盖上要能站人;每一次拳法变换都必须与同学标齐;招式要整齐划一,出拳要虎虎生威,踢腿要迅速有力,精神要斗志昂扬,眼神要凌厉有神,口号要喊得响亮。一招一式间仿佛看回到了古代军人南征北战的时代:大漠黄沙,金戈铁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顿时觉得豪气冲天,对我们而言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九月的阳光温润我们十九岁的雨季,举手投足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闪身躲腾挪注定一份力量的凝聚。

第二个在外的中秋节,满满的一天,好充实好幸福。早餐的时候吃着吃着发现两边的室友都睡着了,眼睛肿肿的我睁不开,索性设了个闹钟自己也睡了。中午和室友在食堂感叹一年过得好快,去年的时候还是刚入学的小学妹,还在偷笑学姐晒得好黑,一转眼,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名历经军训磨砺的黑学姐。

军训已过去大半,不只是越晒越黑,更多的是连队中越来越熟悉默契,对教官越来越信任不舍,同处异乡,中秋快乐。

中秋节心得体会9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大家都沉浸在吃月饼的笑声中。虽然外面很黑,但每栋房子都灯火通明,霓虹灯照亮了整个城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中秋节、团圆节和八月节,是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我们家还买了很多新鲜的月饼,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月饼,比如元祖雪月饼、北梅香月饼、莲子椰子月饼、寺庙里的’素食月饼、一代面包店的月饼等等。中秋节,我在想:如果有这么多月饼吃,那我们就可以边吃边赏月了。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两只胖乎乎的小狗好像要吃月饼了。

今晚中秋节我们吃了一顿很好的团圆饭,没多久我的胃又响了。我妈问我:“你这一天怎么吃这么多?”我说:“可能我在想月饼吧!”妈妈笑着点点头。然后我对妈妈说:“你能帮我买些雪糕吗?”母亲欣然同意。过了一会儿,我妈从冰箱里拿出来。我们拿着月饼和椅子在外面的阳台上赏月。赏月的过程中,我边看边唱。我的性格就是哥哥唱歌又大声又好听。不一会儿,我的诗歌繁荣起来,写了一首小诗。小诗是这样的:中秋有月饼,我月饼最多。月牙里有嫦娥,月兔多。我们直到晚上九点才进屋。我真的受不了这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心得体会10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秋、八月节、月夕、月节,因为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穿好衣服,盛装出行。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前往奶奶家。路上很多人,车水马龙,我想:他们一定是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聚吃月饼、赏月吧。到了奶奶家,妈妈、姑姑和爸爸帮奶奶做饭,我和表姐则负责打扫院子卫生。

经过我们的努力,院子被我们打扫的一尘不染。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妈妈和奶奶准备好了丰富可口的饭菜,全家开始享用,大家有说有笑,度过了一个欢乐、美好的中午。包餐一顿后,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礼品去串门,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回到奶奶家,疲惫的我酣然入睡,一会妈妈把我叫醒了,爸爸开着车带我和妈妈回到家。

回家之后,我才知道舅舅来了,舅舅果然不负众望,带来了我这个“小吃货”喜欢吃的进口饼干。妈妈带我出去买了好多水果、甜品,还有我最爱的零食,妈妈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这下我可有口福了。我和妈妈回到了家,可口的饭菜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们也准备用餐,中秋节当然要吃月饼嘛。我们先品尝舅舅带来的多味月饼,真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姥姥做的“美味佳肴”令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

吃完饭,理所当然应该赏月,可是爸爸他们还没饮完桂花酒,我只好让肚子再享享福。当所有人都吃完饭,我们就去小区下面赏月。我和爸爸、妈妈坐到摇篮上,静静的仰望着月亮。

一开始月亮的`颜色很浅,接着,变得深了起来,发出的光芒也越来越亮。最后,一轮明月像一个巨大的玉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柔和的月光犹如一块透明的白纱笼罩着大地。一颗颗小星星,亮着淡淡的光,似无数钻石,星罗棋布的镶嵌在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上。在群星簇拥下,衬托出月亮步履轻盈、体态端庄,像一位亭亭玉立、羞羞答答的少女,用白纱遮住脸庞。

天渐渐黑了,我和爸爸妈妈眷恋地望着皎洁的月亮,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中秋节心得体会11

中秋节过节心得范文一: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心里很激动,可以放放假和家人一起去玩,但是又有多少在外求学,工作的人不能回家,特别是留守儿童。

中秋,总是在这一天变成一轮圆月,像征着家庭的周围,当人们在外面不能回家时,看见天空上挂着的一轮圆月,总是会想起家长,想起当年与他们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快乐。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出去工作,一年难能见几面,虽然是儿童,但内心还是会想父母,当他们在过节那天打来电话时,接之前认为自己会很平静,但当电话接起来,父母说出了第一句话时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在说话时带点哭腔也许是太想念他们了。中秋节对于团圆时的家庭,是洋溢着浓浓的幸福的,但对于无法团圆的家,只是一个钩起伤心,钩起眼泪的,对家人的加倍思念想见又见不到,加倍的痛苦,我想,留守儿童的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与家人团聚。小学生作文中秋随想

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在月亮下面,边吃月饼,边赏意在明月,一起开怀大笑,才是一幅最美丽,动人的画面,希望今年他们能梦想成真。

中秋节过节心得范文二:感受流动空前频繁时代的中秋节

中秋节前,一家网站发起一项“中秋过节回家吗”的调查显示,选择回家的占45.5%,不回家的占54.5%。接受调查者过半是20至25岁的青年人。对于那些因工作、学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请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念吧。

中国当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有流动人口超过2亿。人口流动越频繁,越需要情感纽带将人们凝聚起来。在这个流动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在异乡打拼而不能守在年老的父母身边,也有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儿女留在家乡。中秋节,就成为一个流动时代的情感枢纽。因为中秋节,很多人将听从亲情的呼唤,而尽可能踏上回家团圆的旅程。

亲情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在现代社会中,亲情也是人与人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和关切的一种过程。于是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几天走亲访友会令交通拥堵陡然加剧,为什么都说“月饼不实在”却依然卖得红红火火,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发几条手机祝福短信。

“流动时代”的中秋节也在考验公共政策是否“贴身”,是否为中秋节的感情传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每一个中秋佳节里,家庭团聚的路径,其实也是这个社会良性治理的路径。我们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令每一个以温暖为归宿的人也温暖在路上。公共政策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既要加快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硬件瓶颈,更要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加强应急处理的能力。

这几天,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都愈加不堪。假期中,又有无数的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踏上返乡之旅,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又在承受着空前的出行压力。但愿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能发挥作用,别让人们在拥堵中度过中秋节。

这是一个人口流动空前频繁时代的中秋节。这样的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

中秋节过节心得范文三: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中秋节过节心得范文四:

儿时,中秋节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中秋之时,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那时住的都是平房,旁边有个小菜地,菜地边上种了很多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青草的气味。记得母亲谈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树……,然后工科出生的父亲就来纠正母亲的观点,教育我到月亮上什么都没有。所以儿时的记忆永远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总有一份快乐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来!

长大以后,感觉过节的气氛越来越少,还曾记得自己第一个不在家过的中秋节,就是刚读高中之时,那时候家离学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82697.html

(0)
xiaojiexiaojie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