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是维护公共卫生环境、保障使用者健康的重要措施。一个清洁、卫生的卫生间不仅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还能有效预防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区服务计划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社区环境。本文将呈现几篇不同侧重点的《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为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篇1:《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目的

为保持卫生间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播,为员工及访客提供舒适、卫生的使用环境,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卫生间的日常管理、清洁维护及监督检查,确保卫生间达到清洁、无异味、设施完好的标准。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单位/社区)所有卫生间,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卫生间、公共区域卫生间、访客卫生间等。所有使用卫生间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管理部门

行政部(或指定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监督和实施。保洁部门(或指定人员)负责卫生间的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第二章 卫生标准

第四条 地面

1. 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无污垢、无杂物。

2. 每日至少清洁两次,人流量大的区域应增加清洁频率。

3. 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清除顽固污渍。

第五条 墙面

1. 墙面应保持清洁,无污渍、无蜘蛛网。

2. 定期擦拭墙面,保持墙面光洁。

3. 如有瓷砖脱落或损坏,应及时修复。

第六条 洁具

1. 洗手池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水垢。

2. 水龙头应保持光亮,无滴漏。

3. 马桶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无污渍。

4. 定期消毒马桶,防止细菌滋生。

第七条 镜面

1. 镜面应保持光亮,无水渍、无污渍。

2. 每日擦拭镜面,保持清晰。

第八条 垃圾桶

1. 垃圾桶应定期清理,每日至少清理两次。

2. 垃圾桶内应套垃圾袋,防止异味散发。

3. 垃圾桶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残留。

第九条 空气

1. 卫生间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2. 定期开启排气扇,排除异味。

3. 可使用空气清新剂,但不得过度使用,以免刺激呼吸道。

第十条 其他

1. 洗手液、擦手纸应充足供应,并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2. 卫生间内应张贴温馨提示,提醒使用者保持清洁卫生。

3. 定期检查卫生间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第三章 清洁维护

第十一条 日常清洁

1. 保洁人员应每日按照清洁标准,对卫生间进行清洁。

2. 清洁内容包括:地面清洁、墙面擦拭、洁具清洁、镜面擦拭、垃圾清理等。

3. 清洁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 定期清洁

1.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彻底清除卫生间内的污垢和细菌。

2. 深度清洁内容包括:墙面深度清洁、地面除垢、洁具消毒、排气扇清洁等。

第十三条 设施维护

1. 定期检查卫生间内的各项设施,如水龙头、马桶、排气扇等。

2. 如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

3. 定期更换卫生间内的易耗品,如洗手液、擦手纸等。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检查方式

1. 行政部(或指定部门)应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2. 检查方式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抽查等。

第十五条 检查内容

1. 检查卫生间的清洁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 检查卫生间的设施是否完好,易耗品是否充足。

3. 检查保洁人员是否按照清洁标准进行清洁。

第十六条 检查结果处理

1.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保洁部门(或指定人员)进行整改。

2. 对整改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清洁维护方案。

第五章 奖惩制度

第十七条 奖励

1. 对积极维护卫生间卫生,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2. 对提出改进卫生间卫生管理有效建议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八条 惩罚

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恶化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

2. 对屡次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罚。

3. 保洁人员未按照清洁标准进行清洁,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不佳的,扣除相应绩效工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行政部(或指定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总则

1.1 目的

为确保公共卫生间始终保持清洁、卫生、舒适的使用环境,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卫生间的日常保洁、设施维护、物资管理及监督检查等环节,明确各方责任,提升卫生间管理水平。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名称/社区名称]所有公共卫生间,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楼、商场、公园、车站、学校等场所的卫生间。所有使用和管理公共卫生间的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1.3 管理职责

(1) [管理部门名称,例如:物业管理部门/后勤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监督和执行,并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

(2) 保洁人员负责卫生间的日常清洁、消毒、保洁用品的补充以及设施的简单维护。

(3) 使用者应自觉维护卫生间的清洁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共同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二条 卫生标准

2.1 地面

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无积水、无污渍、无杂物。

每天至少清洁2次,客流量高峰时段应增加清洁频率。

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清除顽固污渍和水垢。

2.2 墙面

墙面应保持清洁,无污渍、无涂鸦、无蜘蛛网。

定期擦拭墙面,保持墙面光洁。

如有瓷砖脱落或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3 洁具

洗手盆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水渍、无堵塞。

水龙头应保持光亮,无滴漏、无损坏。

马桶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无污渍,冲水功能正常。

定期对马桶进行消毒,预防细菌滋生。

2.4 镜面

镜面应保持光亮,无水渍、无污渍。

每天擦拭镜面,保持清晰。

2.5 垃圾桶

垃圾桶应定期清理,每天至少清理2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理频率。

垃圾桶内应套垃圾袋,防止异味散发和垃圾外溢。

垃圾桶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残留。

2.6 空气

卫生间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排气扇应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异味。

可适量使用空气清新剂,但不得过度使用,以免刺激呼吸道。

2.7 其他

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应充足供应,并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卫生间内应张贴温馨提示,提醒使用者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检查卫生间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第三条 保洁维护

3.1 日常保洁

保洁人员应按照卫生标准,每日对卫生间进行清洁。

清洁内容包括:地面清洁、墙面擦拭、洁具清洁、镜面擦拭、垃圾清理、用品补充等。

清洁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工具,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2 定期保洁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彻底清除卫生间内的污垢和细菌。

深度清洁内容包括:墙面深度清洁、地面除垢、洁具消毒、排气扇清洁等。

3.3 设施维护

定期检查卫生间内的各项设施,如水龙头、马桶、排气扇、照明灯具等。

如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

定期更换卫生间内的易耗品,如灯泡、水龙头垫圈等。

第四条 物资管理

4.1 保洁用品

[管理部门名称]应根据实际需求,采购充足的保洁用品,如清洁剂、消毒液、擦手纸、卫生纸等。

保洁用品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并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

4.2 设施设备

[管理部门名称]应建立卫生间设施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施设备的型号、数量、购置日期、维修记录等信息。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第五条 监督检查

5.1 检查方式

[管理部门名称]应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频率至少每月一次。

检查方式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

5.2 检查内容

检查卫生间的清洁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检查卫生间的设施是否完好,用品是否充足。

检查保洁人员是否按照保洁标准进行清洁。

检查卫生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3 检查结果处理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保洁人员或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对整改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保洁方案和管理措施。

第六条 奖惩制度

6.1 奖励

对积极维护卫生间卫生,表现突出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对提出改进卫生间卫生管理有效建议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6.2 惩罚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恶化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

对屡次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罚。

保洁人员未按照保洁标准进行清洁,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不佳的,扣除相应绩效工资。

第七条 附则

7.1 本制度由[管理部门名称]负责解释。

7.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创造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卫生间环境,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所有使用者的健康,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卫生间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日常清洁、维护、监督检查等工作,提升卫生间管理水平,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机构/场所名称]所有卫生间,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域、公共区域、生产区域等场所的卫生间。所有使用和管理卫生间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名称,例如:行政部/后勤部/物业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监督和执行。具体职责包括:

1. 制定和完善卫生间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

2. 组织实施卫生间的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3. 监督检查卫生间的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

4. 处理卫生间管理方面的投诉和建议。

5. 负责卫生间保洁用品的采购和管理。

第二章 卫生标准

第四条 基本要求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设施设备完好,通风良好,用品充足。

第五条 具体标准

1.地面:

每日至少清洁两次,保持地面无积水、无污渍、无杂物。

定期进行深度清洁,清除顽固污渍和水垢。

地面应平整防滑,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

2.墙面:

保持墙面清洁,无污渍、无涂鸦、无蜘蛛网。

定期擦拭墙面,保持光洁。

如有瓷砖脱落或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洁具:

洗手盆、马桶等洁具应保持清洁,无污垢、无水垢、无异味。

水龙头、冲水阀等设施应运行正常,无滴漏。

定期对洁具进行消毒,预防细菌滋生。

4.镜面:

镜面应保持光亮,无水渍、无污渍。

每日擦拭镜面,保持清晰。

5.垃圾桶:

垃圾桶应定期清理,每日至少清理两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理频率。

垃圾桶内应套垃圾袋,防止异味散发和垃圾外溢。

垃圾桶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残留。

6.空气:

卫生间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排气扇应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异味。

可适量使用空气清新剂,但不得过度使用,以免刺激呼吸道。

7.用品:

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应充足供应,并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定期检查用品剩余量,及时补充。

8.其他:

卫生间内应张贴温馨提示,提醒使用者保持清洁卫生。

定期检查卫生间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卫生间照明应充足,确保使用者安全。

第三章 清洁维护

第六条 日常清洁

1. 保洁人员应按照卫生标准,每日对卫生间进行清洁。

2. 清洁内容包括:地面清洁、墙面擦拭、洁具清洁、镜面擦拭、垃圾清理、用品补充等。

3. 清洁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工具,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 保洁人员应做好清洁记录,如实填写清洁时间、清洁内容等信息。

第七条 定期清洁

1.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彻底清除卫生间内的污垢和细菌。

2. 深度清洁内容包括:墙面深度清洁、地面除垢、洁具消毒、排气扇清洁等。

3. 深度清洁应安排在非高峰时段进行,尽量减少对使用者的影响。

第八条 设施维护

1. 定期检查卫生间内的各项设施,如水龙头、马桶、排气扇、照明灯具等。

2. 如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

3. 定期更换卫生间内的易耗品,如灯泡、水龙头垫圈等。

4. 建立设施设备维护记录,详细记录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九条 检查方式

1. [管理部门名称]应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频率至少每月一次。

2. 检查方式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

3. 可邀请使用者参与卫生间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检查内容

1. 检查卫生间的清洁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 检查卫生间的设施是否完好,用品是否充足。

3. 检查保洁人员是否按照保洁标准进行清洁。

4. 检查卫生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 收集使用者对卫生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检查结果处理

1.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保洁人员或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2. 对整改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定期对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保洁方案和管理措施。

4. 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使用者。

第五章 奖惩制度

第十二条 奖励

1. 对积极维护卫生间卫生,表现突出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2. 对提出改进卫生间卫生管理有效建议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3. 对认真履行保洁职责,卫生间清洁效果显著的保洁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 惩罚

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恶化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

2. 对屡次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罚。

3. 保洁人员未按照保洁标准进行清洁,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不佳的,扣除相应绩效工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管理部门名称]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4:《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

为维护卫生间清洁卫生,创造良好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员工及访客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名称/公司名称/社区名称]所有卫生间,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卫生间、公共区域卫生间、生产区域卫生间等。

第三条 管理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日常维护和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问题。

2.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卫生责任,确保卫生工作落实到位。

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制定统一的卫生标准和管理流程,确保卫生质量。

4.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定期评估卫生管理效果,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提升卫生水平。

第四条 管理部门与职责

1.[指定部门名称,例如:行政部/后勤部/物业部]:

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发布和监督执行。

负责卫生间卫生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和协调。

负责卫生间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负责卫生间保洁用品的采购和管理。

负责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保洁部门/保洁人员]:

负责卫生间的日常清洁、消毒、维护工作。

负责及时清理卫生间垃圾,保持垃圾桶清洁。

负责及时补充卫生间用品,如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

负责及时报告卫生间设施损坏情况。

3.所有使用者:

自觉维护卫生间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爱护卫生间设施,不损坏公物。

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

第二章 卫生标准与要求

第五条 卫生标准

1.地面:

无垃圾、无污渍、无积水,保持干燥清洁。

每日至少清洁两次,客流量大时增加清洁频率。

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地面卫生。

2.墙面:

无污渍、无涂鸦、无蜘蛛网,保持清洁。

定期擦拭,保持墙面光洁。

如有瓷砖脱落或损坏,及时修复。

3.洁具:

洗手池、马桶等洁具无污垢、无异味,保持清洁。

水龙头、冲水阀等设施完好,无滴漏。

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细菌滋生。

4.镜面:

无水渍、无污渍,保持光亮清晰。

每日擦拭,保持镜面整洁。

5.垃圾桶:

及时清理,每日至少清理两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理频率。

使用垃圾袋,防止异味散发和垃圾外溢。

垃圾桶周围保持清洁,无垃圾残留。

6.空气:

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排气扇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异味。

可适量使用空气清新剂,但不得过度使用。

7.用品:

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充足供应,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定期检查,及时补充。

8.设施:

照明设备完好,亮度充足。

门窗完好,开关灵活。

其他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第六条 具体要求

1. 保洁人员应按照卫生标准,认真进行清洁维护工作。

2. 清洁时应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工具,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清洁后应检查卫生间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4. 保洁人员应做好清洁记录,如实填写清洁时间、清洁内容等信息。

5. 所有使用者应自觉遵守卫生间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卫生间清洁卫生。

第三章 清洁维护制度

第七条 日常清洁

1.清洁时间:每日[具体时间段],客流量大时增加清洁频率。

2.清洁内容:

清扫地面、墙面、洁具等,去除垃圾、污渍。

擦拭镜面、水龙头等,保持光亮。

清理垃圾桶,更换垃圾袋。

补充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

3.清洁工具:

拖把、扫帚、抹布、清洁剂、消毒液等。

4.清洁要求:

清洁彻底,不留死角。

清洁后地面干燥,无积水。

清洁用品摆放整齐。

第八条 定期清洁

1.清洁时间:每周[具体日期/时间段],每月进行一次深度清洁。

2.清洁内容:

全面清洁卫生间,包括地面、墙面、洁具、镜面等。

使用专业清洁剂进行除垢、消毒。

检查卫生间设施,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3.清洁工具:

日常清洁工具外,还需配备专业除垢剂、消毒设备等。

4.清洁要求:

清洁彻底,不留死角。

清洁后卫生间焕然一新。

对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第九条 设施维护

1.定期检查:每月[具体日期/时间段]对卫生间设施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

水龙头、冲水阀等是否完好,有无滴漏。

照明设备是否完好,亮度是否充足。

门窗是否完好,开关是否灵活。

排气扇是否运行正常。

其他设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3.维护措施:

对损坏的设施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

对易损件定期更换,如水龙头垫圈、灯泡等。

对排气扇定期清洗,保持通风效果。

第四章 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条 检查方式

1.日常巡查:[指定部门/人员]每日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巡查。

2.定期检查:[指定部门/人员]每周/每月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3.专项检查: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如节假日卫生检查、突发事件卫生检查等。

4.使用者反馈:鼓励使用者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检查内容

1. 卫生间清洁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 卫生间设施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3. 卫生间用品是否充足。

4. 保洁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清洁维护工作。

5. 使用者是否遵守卫生间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 检查结果处理

1.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2. 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4. 定期对卫生间卫生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管理措施。

第五章 奖惩制度

第十三条 奖励

1. 对积极维护卫生间卫生,表现突出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2. 对提出改进卫生间卫生管理有效建议的员工或使用者,给予适当奖励。

3. 对认真履行保洁职责,卫生间清洁效果显著的保洁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四条 惩罚

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恶化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

2. 对屡次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罚。

3. 保洁人员未按照保洁标准进行清洁,造成卫生间卫生状况不佳的,扣除相应绩效工资。

4. 对故意损坏卫生间设施的,追究赔偿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指定部门名称]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保障[单位名称/场所名称]卫生间的清洁卫生,创造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升整体形象,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卫生间的日常管理、清洁维护、监督检查以及责任追究等环节,确保卫生间符合卫生标准,满足使用者需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名称/场所名称]所有卫生间,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卫生间、公共区域卫生间、生产车间卫生间、宿舍卫生间等。所有使用和管理卫生间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管理责任

1.[指定部门名称,例如:行政部、后勤部、物业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解释和监督执行;负责卫生间卫生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负责卫生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负责卫生间清洁用品的采购和管理。

2.[保洁部门/保洁人员]:负责卫生间的日常清洁、消毒、保洁用品的补充以及设施的简单维护;按照卫生标准和作业规程进行清洁工作,确保卫生间达到清洁卫生要求;及时报告卫生间设施设备的损坏情况。

3.所有使用者:自觉维护卫生间清洁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发现卫生间设施损坏或卫生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卫生检查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卫生标准

第四条:基本要求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设施设备完好,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用品齐全。

第五条:具体标准

1.地面

无积水、无垃圾、无污渍、无杂物,保持干燥清洁。

每日至少清洁[具体次数,例如:两次],客流量大的时段增加清洁频率。

定期进行消毒,尤其是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节。

2.墙面

无污渍、无涂鸦、无蜘蛛网,保持清洁光洁。

定期擦拭,清除灰尘和污渍。

瓷砖等装饰材料应完好无损,如有脱落或破损应及时修复更换。

3.洁具

洗手盆、马桶、小便池等洁具无污垢、无水垢、无异味,保持清洁卫生。

水龙头、冲水阀等设施完好,无滴漏,使用正常。

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4.镜面

无水渍、无污渍,保持光亮清晰。

每日擦拭,保持镜面整洁。

5.垃圾桶

及时清理,每日至少清理[具体次数,例如:两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理频率。

使用垃圾袋,防止异味散发和垃圾外溢。

垃圾桶周围保持清洁,无垃圾残留。

分类投放垃圾,设置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6.空气

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无异味。

排气扇应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异味。

可适量使用空气清新剂,但不得过度使用,以免刺激呼吸道。

7.用品

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充足供应,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定期检查用品剩余量,及时补充。

洗手液应选用无刺激性、具有消毒功能的品牌。

8.设施

照明设备完好,亮度充足,确保使用者安全。

门窗完好,开关灵活,保持通风良好。

其他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第三章:清洁维护制度

第六条:日常清洁

1.清洁时间:每日[具体时间段,例如:上午、下午],客流量大的时段增加清洁频率。

2.清洁内容

清扫地面,去除垃圾、污渍。

擦拭墙面、镜面,保持清洁。

清洁洁具,去除污垢、水垢。

清理垃圾桶,更换垃圾袋。

补充洗手液、擦手纸、卫生纸等用品。

3.清洁工具

拖把、扫帚、抹布、清洁剂、消毒液、垃圾铲、垃圾袋等。

4.清洁要求

清洁彻底,不留死角,确保卫生间各区域达到清洁标准。

清洁后地面干燥,无积水,防止滑倒。

清洁用品摆放整齐,方便取用。

清洁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触电、滑倒等事故发生。

第七条:定期清洁

1.清洁时间:每周[具体日期/时间段,例如:周末],每月进行一次深度清洁。

2.清洁内容

全面清洁卫生间,包括地面、墙面、洁具、镜面等。

使用专业清洁剂进行除垢、消毒,清除顽固污渍。

检查卫生间设施,如有损坏及时报修。

对排气扇进行清洗,保持通风效果。

3.清洁工具

日常清洁工具外,还需配备专业除垢剂、消毒设备、高压水枪等。

4.清洁要求

清洁彻底,不留死角,确保卫生间焕然一新。

对重点部位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清洁后及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第八条:设施维护

1.定期检查:每月[具体日期/时间段]对卫生间设施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

水龙头、冲水阀等是否完好,有无滴漏。

照明设备是否完好,亮度是否充足。

门窗是否完好,开关是否灵活。

排气扇是否运行正常。

其他设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3.维护措施

对损坏的设施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

对易损件定期更换,如水龙头垫圈、灯泡等。

对排气扇定期清洗,保持通风效果。

建立设施设备维护记录,详细记录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第四章:监督检查制度

第九条:检查方式

1.日常巡查:[指定部门/人员]每日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

2.定期检查:[指定部门/人员]每周/每月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全面评估卫生状况。

3.专项检查: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如节假日卫生检查、传染病防控检查等。

4.使用者反馈:鼓励使用者对卫生间卫生状况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检查内容

1. 卫生间清洁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2. 卫生间设施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3. 卫生间用品是否充足。

4. 保洁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清洁维护工作。

5. 使用者是否遵守卫生间管理规定。

6. 收集使用者对卫生间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检查结果处理

1.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2. 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本内容由shasha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8589.html

(0)
shashashasha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