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古诗中的经典场景。在静谧的山寺中,月光洒满庭院,星光点缀苍穹。古树低垂,古寺静谧,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诗人感叹寺院的幽静和宁静,思绪在夜色中飘荡。他沉浸在自然的美妙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夜宿山寺的古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表达了对宁静与内心平静的向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 古诗夜宿山寺公开课优质教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6/2023062808100972.png)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录像。(出示课件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看老师怎么写“宿”和“寺”字。(齐读课题)
3、你在哪儿见过“宿”这个字?“寺”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乱糟糟的,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想想你听懂了什么?(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
5、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6、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孩子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同桌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的吗?(危楼高百尺星辰高声恐惊天上人)
3、(出示课件2“危楼”)齐读,并用“危”组词。问:(看图)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很渺小。)(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板书:楼高
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行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李白在夸楼高。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欢用夸张的方法。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示课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如果你是李白,看到寺庙的这座高楼这么高,你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练读、指读。)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危高)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4、还有哪行诗句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摘抄、采摘、摘葡萄……)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强调右半边的“古”字)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近,近在咫尺,似乎我们一伸手可以摘到星星。多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齐读、指读)
5、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惊的写法,组词)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吗?(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板书:夜静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一点。)
6、山中宁静的夜色,让人的心也如此沉静,让我们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
三、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5)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果你是李白,此时是什么心情?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五、背诵古诗:
1、(看课件图1)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想想怎么说?(师生表演)重点抓住“危楼”和“一百尺”巩固诗意。
3、如果我是妈妈,让你说说这幅图,你会说吗?(夜深了,李白登上寺庙里的一座高楼,看到湛蓝的天空中繁星点点。他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六、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夜宿山寺》这首诗。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诗的?(反复诵读、背诵,结合插图想象,求助老师和同学,预习查字典了解字词意思……)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
(出示课件《独坐敬亭山》)指导孩子用所学的方法大致了解诗意。
同学们,希望大家课后搜集一两首李白写的其他古诗记在本上,并用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来学习。
七、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八、板书设计:
夜宿 山寺
夜静 星朗、
山高 楼危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歌情感。
3、通尝试用多种形式(如写、唱、画、舞等)再现古诗情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积累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歌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发探究兴趣,入题想象。
1、回忆一下,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些诗?能试着背一两首吗?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投宿在山上寺院内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全诗,明确探究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齐读,初步感知全诗。
2、教师提出探究目标(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3、生探究字词诗意,交流学法。
(三)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找出寺院。提问: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会有什么感觉?
2、讨论:你从诗中哪儿可以看出楼很高?作者又是怎样讲夜静的?
3、请用一句话说出诗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2、自由朗读,指名读。
3、参照插图试背古诗。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体情入境。
A、以《夜宿山寺》为题,小组合作,写一首诗,再表情朗读。
B、还可以用“画”“唱”等方法来表现诗歌情境。
5、表情背诵,总结巩固。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选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反思:
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是一首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我在导入部分用回顾旧知的谈话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再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初步感知古诗的情境。在设计学习字词、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分别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互评价等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因而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在体会诗意部分,我让学生采用写画唱等多形式再现诗歌情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课堂气氛由此特别热烈。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大胆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再积极引导,就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3
《夜宿山寺》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 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出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等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在设计课程时,我用两首李白的诗句导入,引导孩子认识李白,接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孩子根据节奏读好古诗,中间指导孩子用一个主问题来探讨,“你从哪感受到山寺的高呢?”在学生的回答中讲解古诗,最后诵读古诗。
但是整节课下来,老师说的太多,课堂更像是引导孩子学习,并不是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在课堂上,应该抓住寺庙之高,逐步引导学生找句子或词语,看插图,说真实的感受,哪怕小孩儿说的语言不连贯,只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就鼓励。再鼓励小孩儿把这种体会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整节课应该在在找词句,看插图,谈体会,读诗文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定要利用好课文插图来学习。
设计之外,还应该在课堂上再放开些,亲切些,循循善诱,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破解课题
师:今天呀,我们来猜一个大诗人,他写了很多古诗,被称为“诗仙”。他是谁?(出示李白头像)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
师:注意“宿、寺”平舌音。跟老师读,我读一遍你们第三遍。我们来一起读读课题。
师:“宿”——的意思是“住”。所以有个词是“住宿”。
师:“寺”的意思呢?同学们猜猜,对“寺庙”。
师: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李白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师:再给你的同桌说说。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诗,请同学结合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大家读的特别认真,谁来当小诗人给我们读读呢?(请两个孩子)
师:注意“辰”翘舌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认识这个字呢?
生:早晨的“晨”去掉“日”
师:你真善于学习。
师:除了“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我们识字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比如“惊”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组词。(抽两个学生说说)
师:同桌相互再读一读这首古诗。
师:你们读地太投入,我都舍不得打扰你们了,我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来配合读好吗?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的。我们再来换换读。
师: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诗的节奏美就出来了。
师:在书上画出节奏,试着读一读。
师:读诗就像唱歌一样美啦,我们来拍手读读。小手伸开
师:能不能再加快速度呀,再来!
三、体会诗意,体会“危楼”(楼高)
师:你们读得真好,个个都像小诗人。
师: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李白沿着陡峭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寺庙——好高呀!
师:高的和云彩接到了一起,你从第一行诗哪儿看出寺庙很高呀?
第一句
师:你从“危楼高百尺”的`“高百尺”看出来的,大约有现在10层楼那么高,很高很高!
师: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比如李白在“飞流直下三千尺”也用了夸张的写法。你能读出很高很高的感觉吗?
师:危楼——高——百——尺
师:来,男生试着这样读一读。
师:女生能把寺庙再读得高一些吗?
第二句
师:下面诗句还有表现寺庙高的?啊,你从“手可摘星辰”看出寺庙高。
师:我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来我们一起来试着摘天上的星星,看头顶上有一颗星星,啊,那左手边也有一颗星星。这寺庙真高,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师:抽生读,大家齐读。
师:这种感觉有多美妙呀,伸手就能抓到星星,星星真的能摘到吗?师:不能,看来这里也用了——夸张的写法。
师:快让我们加上动作读一读吧。(师加动作读“手可摘星辰”)
第三句
师:你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的。天上的神仙好像在我们身边,不能大声说话,不然会吵醒他们。
师:怕吵醒他们,快来告诉身边的人,读出来?
师:你提醒的声音太大了,再来——
师:可以再低一些吗?神仙们在睡觉,不可以大声说话,再试试——
师: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
师:孩子们真会读诗,老师知道读这么好,是因为你们理解诗意。
师:还可以从哪知道山寺很高?除了文字我们还可以从?你观察真仔细,从书上的插图看出星星就在身旁。
师:看来书上的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
师:由此可见,这寺庙真高呀,现在有没有理解“危”是什么意思?
师:是“高”的意思。
师:我们来看看“危”字(画出来),在最初的字形中,上面的角字头多像一个跪着的人形,而这个人就跪在高高的山崖之上。相信同学们现在对“危”的理解更深了吧,
师:小手伸开,跟丁老师写这个字,注意从上边的竖中线起笔。半包围的里面,横折勾,竖弯钩,这个就像个长长的尾巴,勾朝上。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练习写一个。我们知道了“危”是高的意思,“危楼”就是“高楼”。
师:理解了寺庙之高,能不能把他读出来呢,让我们一起试试。(师展示朗读)
师:啊,我发现已经有小朋友可以不看书了,打着节拍一起背一背。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教材说明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
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
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五)扩展活动
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图,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由原有认知导入 新课。
1回忆一下,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些诗?能试着背一两首吗?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投宿在山上寺院内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找出寺院。提问: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会有什么感觉?
2讨论:你从诗中哪儿可以看出楼很高?作者是怎样讲楼高的?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2自由朗读,指名读。
3学生提问题,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先由学生解答,后由教师讲解。
4参照插图试背古诗。
5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达到人人会背。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陕西成纪(今甘肃内),出生于碎叶城。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著有《李太白诗集》。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的壮观雄伟,感受语言的优美。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理解“宿”“山寺”“危楼”“星辰”等字词的意思。
活动准备
《夜宿山寺》电子大书、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电子大书)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片,你们看见了什么?(高山、寺庙、云雾、星星)
——师:在唐朝,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李白,他去了图片上的这个地方,之后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了些什么。
二、古诗学习。
1、播放动画视频,请幼儿欣赏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逐字理解: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住在高山上的寺庙里的体会。“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住”;“山寺”就是“高山上的寺庙”)
——师:诗人晚上住在山寺里,一定和睡在家里的感觉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看看他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在古时候人们把高楼称作危楼,星星叫做星辰。诗人说,这高楼有一百尺那么高,我把手一升就可以摘到星星了。
——师: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那么高的高楼上,诗人又说,他不敢高声讲话,怕声音一大,就惊动了天上的仙人。为什么呀?诗人站在一百尺的高楼上,离天空很近。
三、接龙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句一句地轮读。
——请幼儿分组轮读。
——教师读每一句的前两个字,请幼儿接龙。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为古诗配上动作,边念古诗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教师准备其他李白的古诗,请幼儿欣赏。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让幼儿阅读欣赏。
环境创设
将古诗的挂图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同步
家长可以为幼儿介绍诗仙李白的故事,再学习一首李白的诗,回幼儿园一起分享。
随机教育
活动过渡环节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相关链接
视频:唐诗三百首《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在把文学欣赏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设计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情境,引起共鸣。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生动地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的4个生字和3个认读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山寺很高。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危”及两个“高”字的意思。
★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行吗?(师生对诗)
2、对话导入:大家会背这么多的古诗,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愿意吗?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诗人
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一首《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人感动。人们都爱读。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诗仙来到一座大山前,他抬头一看,啊!好高的山,一眼望不到顶,如插入云里一般。此时,天色已晚,李白决定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中。他奋力向山顶爬去。爬到了山顶,呀!眼前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了一首古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师:(给宿注音)《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在诗的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多巧妙呀!手指板书:时间——夜宿、地点——山寺)
来,再读一读,把题目中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读出来。(教师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
接下来,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
三、新课
1.师:李白在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来学习古诗。
2、出示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古诗,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方式:以学生读做为检查的方式,达到正确、流利
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想读读古诗吗?
指名读
评价:正确(出示课件——诗中的这几个生字,他读得多准确呀!你们也像他这样看准拼音,再读一读!)
读音不准(哪个字音还不准确,你们也再练一练)
再指名读,评读:你最欣赏他哪里?你再读一读!(结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况,适时提问:
尺——高百尺(尺,长度单位同学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米和厘米,用手比一比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老师告诉你一尺有这么长!那高百尺有多高呢?在古时候可真得是太高了!)
星辰——摘星辰(星辰是指什么?诗中说可以摘到什么?来,大家做一个摘星星的动作。(瞧,有的同学手伸得可高了,看样子,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可不容易!)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写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教师引导: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里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
(4)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一点,把作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情读出来。
(5)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四两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站在高楼之上之所见,借助大胆的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的写出了山寺楼阁的雄伟。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这首诗要求书写的“危、敢、惊”三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敢”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右边是反文旁,四画,不能写成三画。
“惊”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
3、教师示范书写“敢、惊”两个字,边书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在把文学欣赏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设计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情境,引起共鸣。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生动地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的4个生字和3个认读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山寺很高。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危”及两个“高”字的意思。
★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行吗?(师生对诗)
2、对话导入:大家会背这么多的古诗,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愿意吗?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诗人
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一首《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人感动。人们都爱读。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诗仙来到一座大山前,他抬头一看,啊!好高的山,一眼望不到顶,如插入云里一般。此时,天色已晚,李白决定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中。他奋力向山顶爬去。爬到了山顶,呀!眼前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了一首古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师:(给宿注音)《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在诗的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多巧妙呀!手指板书:时间——夜宿、地点——山寺)
来,再读一读,把题目中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读出来。(教师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
接下来,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
三、新课
1.师:李白在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来学习古诗。
2、出示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古诗,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方式:以学生读做为检查的方式,达到正确、流利
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想读读古诗吗?
指名读
评价:正确(出示课件——诗中的这几个生字,他读得多准确呀!你们也像他这样看准拼音,再读一读!)
读音不准(哪个字音还不准确,你们也再练一练)
再指名读,评读:你最欣赏他哪里?你再读一读!(结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况,适时提问:
尺——高百尺(尺,长度单位同学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米和厘米,用手比一比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老师告诉你一尺有这么长!那高百尺有多高呢?在古时候可真得是太高了!)
星辰——摘星辰(星辰是指什么?诗中说可以摘到什么?来,大家做一个摘星星的动作。(瞧,有的同学手伸得可高了,看样子,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可不容易!)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写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6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同学们好,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自我检查,抬头,挺身,脚放稳,两只小手不乱动。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接触的是一位非常牛的人,他有什么牛本事呢?请大家看介绍。
2.引入新课。
前半学期我们读了《望庐山瀑布》。从诗中知道李白去江西庐山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的瀑布。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首李白的旅游小诗。
3.板题、解题。
(1)读题。强调两个生字的读音,都是*舌音。
(2)板题。认识“宿”和“寺”。“宿”表示什么意思呢?夜里睡觉的意思。谁来用“宿”组词。寺,上面土,下面寸,寸土不离。“寺”指什么?你能想起哪个字上有寺?齐读(持诗等待)
(3)解题。题目中告诉我们李白什么时候?来到到什么地方?要做什么?(晚上来到山上的寺庙里住宿)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读诗,努力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对照生字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检查生字认读。
(1)领读易错读音。
(2)考查生字。
危,什么危?学生组词。上下结构角字头,下面是个厄。
辰,什么辰?组词。辰是星星的总称。减一减
恐,什么恐?组词。加一加
惊。什么惊?组词。换一换。
3.正确读出诗句。
(1)指名读。认会了生字,下面谁能把整首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听录音。有节凑的读诗,读出诗的停顿,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表达读诗感受和心情。所以大家先听听高手是怎么读诗的。听完之后我们也模仿他们读读。
(3)模仿读。按老师画的节凑线,有节凑有停顿地试读。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4.了解大概内容。
现在大家读懂了吗?诗人在寺院之中看到了什么令他诗兴大发?(看到了一座高楼。)
四、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问题。
哪行诗句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很高的楼?
2.引导说出诗意。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根据老师给的提示说说)
(1)危楼是指高楼,而不是危险的楼。高百尺(不是指只有一百尺,而是指很高很高。)
(2)语是指说话。
(3)恐惊是指害怕,担心,惊动,惊扰。天上人是指神仙。
3.小结。
诗中句句都在告诉我们楼宇的高耸。
五、品读诗歌,感悟情怀
1.谁能读出一座很高很高的楼?谁还能更高一点?大家能惊叹地读吗?
2.谁能把摘星星读很轻松很轻松,能摘到星星当然很高兴,大家一起高兴地读。
3.该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天上的神仙呢?低声小声读担心地读
六、背诵古诗,积累知识
1.配上自己的动作表演朗读。
2.配图背诵。
七、教学生字
1.教学“敢”。
(1)指导观察。
一看外形,二看部件,左右两部分宽窄一样,齐头*脚。三看笔画,主笔捺要向右舒展,其他笔画,左边提和右边撇的穿插。
(2)师生评价。
(3)对照修改。
2.教学“惊”。
主笔竖要挺直。左点和右横的穿插。
3.教学“危”。方法同上。
八、布置作业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生字各写两遍。
夜宿山寺优质课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12
一、导入
背古诗比赛:你们会背哪些古诗?
今天要学的古诗《夜宿山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刚才背的有哪些是李白写的?
二、理解诗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理解每一个词,再把意思连起来。相机学习生字:宿寺
三、理解诗意。
照着理解诗题的方法,理解诗意。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问同桌,问老师。
自己练说。
同桌互说。
指名说。你懂了一句就说一句,全部懂了可以全部说。
学生:你认为他解释得怎么样?
相机强调:危高百尺星辰恐
百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白发三千丈
相机学习生字:危百尺惊。重点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组词。记忆。
如果要你把这首诗画下来,你会画些什么景物?
四、品读诗句
看课件品读。
第一句:读出楼的高。
你登过高楼或高山吗?什么感觉?
回忆:铁塔高,铁塔尖。尖尖铁塔入云天。
第二句:读得轻柔。
为什么诗人写“恐惊天上人”而不是“地上人”?
五、背诵古诗。表演背诵。
六、拓展学习。《登鹳鹊楼》
七、学写生字。
百尺:注意把字写好,占格位置。
摘:注意右边不要写错了。
惊:忄的写法。形声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诗夜宿山寺公开课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本内容由zhen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