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与反思 小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这个词的意思是:对小学道德讲堂活动进行回顾和评价,写成一篇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对一项工作、活动或者事件进行回顾、分析、评估和解释的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价值,或者为将来类似的工作提供参考。在这个特定的上下文中,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可能涉及对道德教育活动的效果、影响、优点、缺点、改进建议等方面的总结和分析。以下是有关于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与反思 小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总结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1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都难用知识去弥补”。道德将改变人的一生,是永恒之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有些贫乏,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建设“道德讲堂”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力求通过道德讲堂的举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首先是构建美好理想,形成健全人格;其次是丰富文化知识,积淀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第三是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一生奠基,“好习惯益终生”。为此,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道德讲堂活动。

一、道德讲堂与课堂教学、节日活动相结合

在我校,课堂教学既是道德讲堂的阵地,也是道德讲堂的延伸,每位老师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每月的时令特点,既注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又抓住重大事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学年以来,我校以学雷锋活动月、六一、七一、教师节、国庆节等各种节日为契机,以开展学雷锋活动、手抄报活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活动为教育阵地,寓教于乐。学校组织老师举行“博爱一日捐”活动,及学校的领导每年的春节期间,都到退休教师家及学校有困难的教师家进行慰问。通过这些活动着重抓好了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文明、健康地发展。

二、以道德讲堂为依托,提升学校整体工作

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应该在这块圣土上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道德讲堂的活动中长动小学这片沃土上奉献之花开的烂漫而鲜艳。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记录了学校建设与发展,一个个众人赞誉的口碑见证着同学们的进步和成长,我校将通过“道德讲堂”这个小窗口,做好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宏伟的建筑,是由无数的石子沙粒组成的;壮丽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的工作成就的。道德建设,需要我们全校师生自觉行动起来,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长成参天大树,累成千仞高峰,汇成浩荡江海。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2

为扎实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根据《榆林市教育局转发市创文办关于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引领,形成健全机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张伟民为组长,薛琴琴、叶应雄为副组长,刘君梅、郭保国、赵宇晔、贾改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日常管理;对照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保障“道德讲堂”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贯彻基本原则,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

我校“道德讲堂”建设,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教学”的基本原则,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走特色化道路,普及性和创新性并重。

1、贴近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宣讲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使道德讲堂办出特色,办出风格。

2、贴近生活。要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生动的典型事例,使“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要不断研究“道德讲堂”特点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创新模式,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3、贴近师生。要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师生需求,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的讲堂。

4、贴近教学。学校“道德讲堂”要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三、活动形式多样,形成教育体系。

1、规范道德讲堂流程

(1)唱一首道德歌曲:每次道德讲堂开讲前,要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

(2)诵一段道德经典:组织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或公民道德“三字经”。

(3)看一部道德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

(4)讲一个道德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作一番感悟点评: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2、深化道德讲堂效果

(1)组织学生聆听道德故事宣讲活动。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宣传主阵地,让学生细心听取身边人的道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感动自己。

(2)以演绎展示、巡回讲演等形式,听道德故事,悟优秀品质,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3)利用道德讲堂的阵地,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马克思主义讲堂等,让学生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3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广大未成年人通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来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xx小学在全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一开学,就专门提到要继续把这项活动作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传统节日活动相结合。各班依据本班实际,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活动收获和体会

1、诵读活动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诵读活动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经典诗文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经文,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诵读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举办中秋节日手抄报展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另外,“四进”活动,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不断形成。

通过活动,我校师生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使经典浸润人生,书香陪伴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师生带来了勃勃生机。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66330.html

(0)
xiaozhenxiaozhe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