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点 小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各种学科和课程,建立起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重要知识点。下面将对小学知识点进行概述和介绍,帮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点。

小学知识点 小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小学知识点1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小学知识点2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 b)×c=a×c b×c

6、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 b=b a    

7、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 b) c=a (b c)

8、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小学知识点3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小学知识点4

1、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 c) 

2、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a÷b÷c=a÷(b×c) 

3、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 5=6 

5、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步最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小学知识点5

小数除法

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4、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5、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7、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小学知识点6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小学知识点7

多边形的面积

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5、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7、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小学知识点8

1元=10角

1角=10分

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8 月

小月(30天)的有:49 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如:2008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知识点9

统计与可能性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54001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5、身份证码:18位

130521197803010019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出生日期顺序码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小学知识点10

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C=(a 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²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    d =2πr²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 

1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1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a³

小学知识点11

时间词和短语

year年

month 月

week周

date日期

day 日

hour 小时

morning 早上

afternoon 下午

evening 晚上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yesterday 昨天

today 今天

tomorrow 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last year去年

last month 上个月

last week 上个星期

next year 明年

next month 下个月

next week 下周

必考知识

have、has和there be结构

1.there be结构包括there is there are there was there were

2、和have、has、had的区别:

(1)there be 句型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

(2)在there be 句型中,主语是单数,be 动词用 is ;

主语是复数,be 动词用are;

如有几件物品,be 动词根据最近be 动词的那个名词决定。

(3)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句在be 动词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把be 动词调到句首。

(4)there be句型与have(has) 的区别:there be 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have(has) 表示某人拥有某物。

(5)some 和any 在there be 句型中的运用:some 用于肯定句, any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6)and 和or 在there be句型中的运用:and 用于肯定句, or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7)针对数量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how many + 名词复数 + are there + 介词短语?

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介词短语?

(8)针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what’s + 介词短语?

(9)there be结构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而have等词只能用于某一个主语后面。

小学知识点12

正、反比例

1、12个字:

除正乘反,正比例:比值一定;反比例:乘积一定。(判断的依据)

2、一般式:

正比例:y/x= k或y=kx(k一定)

反比例:xy=k或y = k/x(k一定)

3、图像:

正比例:一条直线

反比例:一条曲线

4、判断依据就是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若比值一定,则是正比例;若乘积一定,则是反比例;若都不符合,则为不成比例。

比例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比例尺没有单位。

2、1:1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厘米。

3、三个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千米化厘米添5个“0”,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

6、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一是要统一化成低级单位;二是要熟记比例尺的三个公式。

7、图形的放缩:我们可以把小图放大,也可以把大图缩小,但只有把原图的长和宽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才能画得像。(如3:2=6:4=9:6等等)

小学知识点13

(一)方位介词

in 在……里面

at 在……(小地方)

on 在……上面

under 在……下面

behind 在……后面

next to 紧挨着

near 在……附近

in front of 在……前面

over 在……上方

outside 在……外面

between…and… 在……与……之间

in the middle 在中间

beside / by 在……旁边

(二)其他介词

at… 在……点钟

for 给,为了,作为

to 到……

from…to… 从……到……

of ……的

by 乘(坐)……交通工具

with 用……,和……一起,带……

into 进去

from 来自

out 外面

up 向上

down 向下

before 在……之前

after 在…

小学知识点14

看差看商、看某数的平方或立方、隔开看、分组法等等。

1、直线无端点,不可度量;射线1个端点,不可度量;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2、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锐角:小于9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的角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统计与概率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平均数: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事情的发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是1

第二种是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第三种是随机事件(也叫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是大于0小于1。

小学知识点15

一、反义词

大——小 多——少 来——回 高——矮 上——下 里——外 早——晚

远——近 来——去 黑——白 笑——哭 出——入 天——地 水——火

开——关 东——西 来——去 长——短 好——坏 冷——热 前——后

黑——白 左——右 东——西 南——北 高——低 是——非 远——近

外——内 无——有 慢——快 老——少 爱——恨 有——无 弯——直

降——胜 圆——扁 死——生 反——正 外——内 古——今 私——公

熟——生 歪——正 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 失败——成功 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 zhǎnɡ(长大) 乐 yuè(音乐) 行 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 shǎo(多少) 着 zhe (看着) 都 dōu(都是) 只 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 ,工

( )园 ( )人 ( )正 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 (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 )旗 上 ( ) 花 (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 (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 )下 ( ) 位 事( ) 让 (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 (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 位。

4、木 ,目

耳( ) ( )光 ( )头 ( )耳 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 (2)老师的 (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 字 ,子, 自

写( ) ( )己 孩 ( ) 舍 ( ) 为人 汉( ) 猴 (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 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 远( ) ( )入 黄 ( ) 纸 (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 步了。

7、 耳 ,儿 ,二

花( ) ( )只 ( )朵 ( )子 ( )光 ( )个 女 ( ) 木 ( )

(1)王爷爷有( ) 个女( ) 。 (2 ) 我在听( )机。

8、有,友

没( ) 朋( )

我( )一个好朋(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几( ) 目 ( ) 生 ( ) 一 ( ) 又 ( ) 今( ) 里( )

己( ) 木 ( ) 升 ( ) 衣 ( ) 右 ( ) 巾( ) 力( )

木( ) 山 ( ) 田( ) 日( ) 木( ) 白( ) 左( )

本( ) 出 ( ) 电( ) 目( ) 禾( ) 自( ) 右( )

几( ) 口 ( ) 米( ) 里( ) 两( ) 马( ) 小( )

风( ) 回 ( ) 来( ) 果( ) 雨( ) 鸟( ) 水( )

人( ) 开 ( ) 小( ) 牛( ) 四( ) 大( ) 了( )

入( ) 升 ( ) 少( ) 生( ) 西( ) 天( ) 子( )

目( ) 毛 ( ) 羊( ) 月( ) 八( ) 九( ) 耳( )

自( ) 手 ( ) 半( ) 用( ) 入( ) 力( ) 儿( )

天 ( ) 正 ( ) 足 ( ) 公 ( ) 瓜 ( ) 力 ( ) 巴( )

无 ( ) 业 ( ) 走 ( ) 斤 ( ) 衣 ( ) 方 ( ) 也( )

五、量词

一支铅笔 一把尺子 一块橡皮 一个卷笔刀 一本作业本 一本课本

一个笔盒 一个书包 一张桌子 一间课室 一块黑板 一扇门

一扇窗户 一所学校 一张纸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条鱼 两匹马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棵树 一堆杏子

一个桃 一朵花 一根草 一个西瓜 一条河 一朵云

一条船 一把扇子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子 一辆汽车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只(条)狗 一束(朵)花 一头牛

小学知识点是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试,更是为了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6246.html

(1)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