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知识点整理 数电重点知识总结

数电,即数字电路,是电子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数字信号的变换、处理和传输。数电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许多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本文将对数电知识点整理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数电的学习效果。

数电知识点整理 数电重点知识总结

数电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

1,二进制数、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互化,十进制化为8421BCD代码

2,原码,补码,反码及化为十进制数

3,原码=补码反码+1

重点课后作业题:题1.7,1.10

第二章:

1,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与或非的符号(2种不同符号,课本P22,P23上侧)及其表达式。

A☉A☉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1)

A⊕A⊕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0)

2,课本P25,P26几个常用公式(化简用)

3,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学会求一表达式的对偶式及其反函数。

4,※※卡诺图化简:最小项写1,最大项写0,无关项写×。画圈注意事项: 圈内的“1”必须是2n个;“1”可以重复圈,但每圈一次必须包含没圈过的“1”; 每个圈包含“1”的个数尽可能多,但必须相邻,必须为2n个;圈数尽可能的少;要圈完卡诺图上所有的“1”。

5,一个逻辑函数全部最小项之和恒等于1

6,已知某最小项,求与其相邻的最小项的个数。

7,使用与非门时多余的输入端应该接高电平,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低电平。

8,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共有8个,任意两个最小项之积为0.

9,易混淆知识辨析:

1)如果对72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需要7位二进制代码。

2)要构成13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4个触发器。

3)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需要8个触发器。

4)N进制计数器有N个有效状态。

5)一个具有6位地址端的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2^6选1.

重点课后作业题:P61 题2.10~2.13题中的(1)小题,P62-P63题2.15(7),题2.16(b),题2.18(3)、(5)、(7),P64题2.22(3)、2.23(3)、2.25(3)。

数电知识点整理2

第一章

1、了解任意进制数的一般表达式、2-8—10-16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了解码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二进制编码(8421BCD、格雷码等);

第三章

1、掌握与、或、非逻辑运算和常用组合逻辑运算(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及其逻辑符号;

2、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式、真值表的建立;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基本规则(对偶、反演等);

4、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化简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5、掌握最小项的定义以及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掌握无关项的表示方法和化简原则;

6、掌握逻辑表达式的转换方法(与或式、与非-与非式、与或非式的转换);

第四章

1、了解包括MOS在内的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

2、掌握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的简单分析;

3、了解拉电流负载、灌电流负载的概念、噪声容限的概念;

4、掌握OD门、OC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5、掌握三态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6、掌握CMOS传输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7、了解正逻辑与负逻辑的定义及其对应关系;

8、掌握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入端接高阻、接低阻、悬空等);

第五章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产生竞争与冒险的原因、检查方法及常用消除方法;

3、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集成器件(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

4、掌握用集成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的方法;

5、掌握用2n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n或者n+1个变量的逻辑函数的方法;

数电知识点整理3

1,二极管与门,或门的符号(课本P71,P72)

2,认识N沟道增强型MOS管,P沟道增强型MOS管,N沟道耗尽型,P沟道耗尽型的符号,学会由符号判断其类型和由类型推其符号。(课本P79)

3,CMOS反相器的符号(课本P80)

4,噪声容限(课本P82)

5,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符号(课本P92)

6,CMOS类型的OD与非门符号,功能。CMOS类型的OD线与符号及功能(课本P94,95)

7,CMOS类型的传输门,三态门功能及符号。(课本P97,P99)

8,TTL门电路中的三极管反相器符号(课本P114)。关于三极管,当Vbc<0,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当vbc>0,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9,TTL门电路中的OC门和三态门(课本P132,P134)

10,会分析TTL门电路中RP的作用,当RP≤0.7KΩ,相当于输入低电平;当RP≥1.5KΩ相当于输入高电平。而CMOS的无论通过接地的电阻为多大,只要接地,都视为输入低电平。

11,CMOS电路不允许悬空,必须接高电平。TTL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接低电平,CMOS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接低电平。

12,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形成,其多子是电子。

13,若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发射结应该正向偏置。

14,了解扇出系数的概念。

扇出系数就是一个门电路驱动同类型门电路的个数。也就是表示门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详情请查看数电课件“第三章 门电路(5)(2)”的28~32页,有详细介绍)

数电知识点整理4

1、掌握各种触发器(RS、D、JK、T、T’)的功能、特性方程及其常用表达方式(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等);

2、了解各种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

3、掌握异步清零端Rd和异步置位端Sd的用法;

4、了解不同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5、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6、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波形图、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

7、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原始状态转移图的化简;

8、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分析;

9、掌握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等;

10、掌握集成计数器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11、掌握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以及其他组合逻辑器件构成循环序列发生器的原理;

12、掌握门电路和分立元件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13、掌握用555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方法以及工作参数的计算或者改变方法;

14、了解ROM和RAM的基本概念;

15、了解存储器容量的表示方法和扩展方法,了解存储容量与地址线、数据线的关系。

数电知识点整理5

1,组合逻辑电路:任意时刻的输出仅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组合逻辑电路通常由门电路组合而成。

组合逻辑电路常见类型: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函数发生器,奇偶校验器、发生器。

2,学会由逻辑函数得其真值表。

3,普通编码器(任何时刻只允许输入一个编码信号);优先编码器,例如74HC148,输入输出均以低电平为有效信号。I7’的优先权最高,I0’的优先权最低。具体原理见课本P171。

4,用3线-8线译码器(74HC138)实现要求的逻辑功能。

5,用4选1选择器,8选1选择器实现要求的逻辑功能。

6,了解半加器,全加器的真值表,逻辑图及符号。

7,典例:当编码器74LS148的输入端I1’,I5’,I6’为低电平,选通输入端S’为低电平,其余输入端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Y2’Y1’Y0’为001。

数电知识点整理6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1、什么是数制、码制

2、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相互转换,不同数制数的的大小排列

3、求二进制数的反码、补码(包括无符号数、有符号数)

4、十进制数对应的8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

第二章、逻辑代数

0、什么是逻辑代数,逻辑变量的取值特点

1、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运算,运算符号、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运算关系

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运算规则、运算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摩根定律公式

3、逻辑代数常用公式:吸收率I、II;冗余律;

4、逻辑代数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求反演式、对偶式

5、什么是逻辑函数

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式(最小项表达式)真值表。

6、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波形图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逻辑问题抽象

7、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卡诺图)

数电知识点整理7

1,SR或非,与非锁存器符号及其功能

2,电平触发触发器:带置位,复位端的SR触发器;D触发器。

3,脉冲触发触发器:主从SR,JK触发器。

4,边沿触发触发器

5,课本P237-P239各触发器的符号及其表达式。

6,RS触发器有约束条件。

重点课后作业题:5.9  5.10  5.12  5.15  5.16(画波形)

数电知识点整理8

1、什么是门电路

2、正负逻辑的概念

3、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开关特性:静态开关特性、动态开关特性(主要是结论)

4、二极管与门、或门原理,写表达式

5、CMOS反相器、CMOS与非门、CMOS或非门,认识电路写表达式

6、CMOS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值及其意义

7、CMOS门电路无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出低电平电流、输出高电平电流

8、CMOS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意义

9、OD门、TS门给出逻辑符号电路会写表达式、分析功能;OD门输出并联使用功能。

10、CMOS传输门功能(根据逻辑符号分析)、双向模拟开关功能分析

11、CMOS门电路多于不用输入端的处理(不影响逻辑功能、不能悬空)

12、三极管反相器分析

13、TTL反相器:输入高、低电平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饱和、倒置工作情况)

14、TTL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电压值及其意义

15、TTL反相器输入特性曲线读出输入短路电流值(输入低电平电流值)、输入高电平电流值、理解输出高电平电流、输出低电平电流(极限值);TTL反相器扇出系数的计算及其意义。

16、TTL反相器输入负载特性:开门电阻(值)、关门电阻(值)

17、TTL反相器传输延迟时间的意义

18、TTL与非门(多发射极三极管实现的逻辑功能)、或非门,认识电路并写逻辑表达式

19、普通TTL门、CMOS输出端能否并联使用

20、OC门、TS门逻辑符号给定电路分析逻辑功能并画波形图.

数电知识点整理9

1,时序逻辑电路: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而且还取决于电路原来的状态。时序逻辑电路的电路结构是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组成。

2,时序逻辑电路的类型: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

3,时序电路可以分为米利型和穆尔型。(课本P261)

4,时序逻辑电路解题注意驱动方程,特性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状态转化图和状态转化表的书写。

5,学会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课本P317-P319)(例题:课本课后作业题P353,题6.31)

6,次态卡诺图的书写及其应用。

7,掌握160,161芯片的异步清零和同步置数法。例如题目要求显示“1—7”,则必须使用同步置数法,因为起始值为“1”。

当题目要求显示“0-7”时,用置数法时,D0-D3引脚必须接在一起之后接地,而用清零法时则不必。

8,  8位序列信号发生器的题,当输出Y那里没有圈时,输出照D0~D7的顺序原样输出;当输出Y那里有圈时,输出照D0~D7的顺序反相输出。

数电知识点整理10

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区别,电路区别

2、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分立门电路器件设计、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最简与或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最简与或非表达式)

4、编码器:输入信号端与输出编码端的关系;互斥编码器、优先编码器区别

010=0,其余全为1,则输出编码为Y2’Y1’Y0’=’ 74HC148功能,若输入I5

74HC147功能。

5、译码器:输入编码端与输出信号端的关系;

74HC138功能分析:基本功能、扩展功能;两片74HC138级联构成4线—16线译码器;74HC138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6、数据选择器:概念(含义);输入信号、输出端的关系;74HC153、74HC151基本功能、扩展功能、级联;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7、加法器:全加器、半加器的概念,会设计;74HC283构成8421BCD码转余三BCD码.

8、数值比较器,输入、输出信号关系;数值比较器级联。

9、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竞争冒险;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数电知识点整理11

1,脉冲整形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

2,脉冲振荡电路: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环形振荡器以及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3,了解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同向输出和反向输出的电压传输特性图。

4,回差电压的概念: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当Vco悬空时,△VT=vcc/3

5,掌握用555定时器接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周期。

单稳态触发器:tW(输出脉宽)=RCln3=1.1RC

多谐振荡器:充电时间T1=(R1+R2)*Cln2,放电时间T2=R2 *Cln2,电路的振荡周期T=T1+T2=(R1+2R2)*Cln2,输出脉冲的占空比q=T1/T=(R1+R2)/(R1+2R2)

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一些区别:

施密特触发器:2、6引脚接在一起,引入输入VI。(图上没有R1,R2)

单稳态触发器:2、6引脚不接在一起。

多谐振荡器:2,6引脚接在一起,多引入了R1和R2两个电阻。

6,为了将三角波变化成同频率的矩形波,应选用施密特触发器。

7,单稳态触发器中,两个状态一个是稳态,另一个是暂稳态。

数电知识点整理12

触发器

1、触发器从逻辑功能上分为几种、从CLK信号控制方面(电路结构)分几种

2、SR锁存器、电平触发的SR触发器(D触发器),认识电路会分析功能。

3、各种触发器要认识逻辑符号,会画波形图。

4、主从SR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CLK有效期间接收信号的特点(主从JK触发器的一次变化现象)。

5、边沿触发器认识逻辑符号,注意异步清零端、异步置1端的逻辑控制(优先权最高).

6、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形式(方法)有几种,给定触发器会给出其不同的表示形式。

数电知识点整理13

第一章

1、了解任意进制数的一般表达式、2-8-10-16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2、了解码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二进制编码(8421BCD、格雷码等);

第三章

1、掌握与、或、非逻辑运算和常用组合逻辑运算(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及其逻辑符号;

2、掌握逻辑问题的描述、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式、真值表的建立;

3、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基本公式、基本规则(对偶、反演等);

4、掌握逻辑函数的常用化简法(代数法和卡诺图法);

5、掌握最小项的定义以及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掌握无关项的表示方法和化简原则;

6、掌握逻辑表达式的转换方法(与或式、与非-与非式、与或非式的转换);

第四章

1、了解包括MOS在内的半导体元件的开关特性;

2、掌握TTL门电路和MOS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的简单分析;

3、了解拉电流负载、灌电流负载的概念、噪声容限的概念;

4、掌握OD门、OC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5、掌握三态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6、掌握CMOS传输门及其逻辑符号、使用方法;

7、了解正逻辑与负逻辑的定义及其对应关系;

8、掌握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特性(输入端接高阻、接低阻、悬空等);

第五章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掌握产生竞争与冒险的原因、检查方法及常用消除方法;

3、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集成器件(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

4、掌握用集成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的方法;

5、掌握用2n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n或者n+1个变量的逻辑函数的方法;

第六章

1、掌握各种触发器(RS、D、JK、T、T’)的功能、特性方程及其常用表达方式(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波形图等);

2、了解各种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

3、掌握异步清零端Rd和异步置位端Sd的用法;

2、了解不同功能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七章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状态转移表、状态转移图、波形图、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

3、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掌握原始状态转移图的化简;

4、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分析;

5、掌握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等;

6、掌握集成计数器实现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7、掌握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以及其他组合逻辑器件构成循环序列发生器的原理;

第八章

1、掌握门电路和分立元件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用555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方法以及工作参数的计算或者改变方法;

第九章

1、了解ROM和RAM的基本概念;

2、了解存储器容量的表示方法和扩展方法,了解存储容量与地址线、数据线的关系。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1、什么是数制、码制

2、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相互转换,不同数制数的的大小排列

3、求二进制数的反码、补码(包括无符号数、有符号数)

4、十进制数对应的8421BCD码、余三码、格雷码

第二章、逻辑代数

0、什么是逻辑代数,逻辑变量的取值特点

1、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运算,运算符号、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运算关系

2、逻辑代数基本公式:运算规则、运算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摩根定律公式

3、逻辑代数常用公式:吸收率I、II;冗余律;

4、逻辑代数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求反演式、对偶式

5、什么是逻辑函数

卡诺图化简è逻辑函数式(最小项表达式)è真值表è

6、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波形图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逻辑问题抽象

7、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卡诺图)

第三章

1、什么是门电路

2、正负逻辑的概念

3、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开关特性:静态开关特性、动态开关特性(主要是结论)

4、二极管与门、或门原理,写表达式

5、CMOS反相器、CMOS与非门、CMOS或非门,认识电路写表达式

6、CMOS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值及其意义

7、CMOS门电路无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出低电平电流、输出高电平电流

8、CMOS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意义

9、OD门、TS门给出逻辑符号电路会写表达式、分析功能;OD门输出并联使用功能。

10、CMOS传输门功能(根据逻辑符号分析)、双向模拟开关功能分析

11、CMOS门电路多于不用输入端的处理(不影响逻辑功能、不能悬空)

12、三极管反相器分析

13、TTL反相器:输入高、低电平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饱和、倒置工作情况)

14、TTL反相器阈值电压值、输入噪声容限电压值及其意义

15、TTL反相器输入特性曲线读出输入短路电流值(输入低电平电流值)、输入高电平电流值、理解输出高电平电流、输出低电平电流(极限值);TTL反相器扇出系数的计算及其意义。

16、TTL反相器输入负载特性:开门电阻(值)、关门电阻(值)

17、TTL反相器传输延迟时间的意义

18、TTL与非门(多发射极三极管实现的逻辑功能)、或非门,认识电路并写逻辑表达式

19、普通TTL门、CMOS输出端能否并联使用

20、OC门、TS门逻辑符号给定电路分析逻辑功能并画波形图。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区别,电路区别

2、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真值表分析逻辑功能)

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分立门电路器件设计、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最简与或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最简与或非表达式)

4、编码器:输入信号端与输出编码端的关系;互斥编码器、优先编码器区别 010=0,其余全为1,则输出编码为Y2’Y1’Y0’=’ 74HC148功能,若输入I5 74HC147功能。

5、译码器:输入编码端与输出信号端的关系;

74HC138功能分析:基本功能、扩展功能;两片74HC138级联构成4线-16线译码器;74HC138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6、数据选择器:概念(含义);输入信号、输出端的关系;74HC153、74HC151基本功能、扩展功能、级联;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函数。

7、加法器:全加器、半加器的概念,会设计;74HC283构成8421BCD码转余三BCD码。

8、数值比较器,输入、输出信号关系;数值比较器级联。

9、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竞争冒险;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第五章 触发器

1、触发器从逻辑功能上分为几种、从CLK信号控制方面(电路结构)分几种

2、SR锁存器、电平触发的SR触发器(D触发器),认识电路会分析功能。

3、各种触发器要认识逻辑符号,会画波形图。

4、主从SR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CLK有效期间接收信号的特点(主从JK触发器的一次变化现象)。

5、边沿触发器认识逻辑符号,注意异步清零端、异步置1端的逻辑控制(优先权最高)。

6、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形式(方法)有几种,给定触发器会给出其不同的表示形式。

数电知识点整理14

1、如果对72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需要7位二进制代码。

2、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需要8个触发器。

3、在同步时序系统中,由于系统中所有触发器都依赖同一个时钟的驱动,所以时钟信号的负载极为沉重。

4、由于实际电路中每个逻辑门的输入端都存在分布电容,连接线对地也存在分布电容,所以当时钟信号频率很高时,流过这些电容的充放电电流会增加得很大,这也导致了驱动电流增加。所以在高速、大规模同步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还必须考虑时钟信号的驱动能力问题。

5、逻辑代数常用公式:A+A.B=A,A+A’.B=A+B,A* (A+B)=A。

数电知识点整理15

1,二进制数、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互化,十进制化为8421BCD代码 2,原码,补码,反码及化为十进制数 3,原码=补码反码+1 重点课后作业题:题1.7,1.10 第二章:

1,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与或非的符号(2种不同符号,课本P22,P23上侧)及其表达式。

A☉A☉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1)A⊕A⊕A„„A=?(当A的个数为奇数时,结果为A,当A的个数为偶数时,结果为0)2,课本P25,P26几个常用公式(化简用)3,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学会求一表达式的对偶式及其反函数。

4,※※卡诺图化简:最小项写1,最大项写0,无关项写×。画圈注意事项: 圈内的“1”必须是2n个;“1”可以重复圈,但每圈一次必须包含没圈过的“1”; 每个圈包含“1”的个数尽可能多,但必须相邻,必须为2n个;圈数尽可能的少;要圈完卡诺图上所有的“1”。

5,一个逻辑函数全部最小项之和恒等于1 6,已知某最小项,求与其相邻的最小项的个数。

7,使用与非门时多余的输入端应该接高电平,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低电平。8,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共有8个,任意两个最小项之积为0.9,易混淆知识辨析:

1)如果对72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需要7位二进制代码。

2)要构成13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4个触发器。3)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需要8个触发器。4)N进制计数器有N个有效状态。

5)一个具有6位地址端的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2^6选1.重点课后作业题:P61 题2.10~2.13题中的(1)小题,P62-P63题2.15(7),题2.16(b),题2.18(3)、(5)、(7),P64题2.22(3)、2.23(3)、2.25(3)。

以上就是本文对数电知识点整理内容了。总之,掌握数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从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6577.html

(0)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