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不仅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下内容就是关于小学一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植物
一. 植物是活的
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与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能够说明植物是活的?

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长在水里,兰花喜欢室内背阴处,青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向日葵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
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枯萎,死亡。
二.观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观察植物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不能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爱惜植物,不能伤害植物,如拔出根来观察、摘下叶片观察,都是不对的。
植物的身体:根、茎、叶。根一般生长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还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茎是连接叶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有直立茎(菊花),也有攀爬茎(爬山虎)、匍匐茎(地瓜)和缠绕茎(牵牛花)。
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画一棵植物的步骤: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三. 叶
叶是有生命的,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分别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闻的方法来观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气味等。
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状:荷叶像伞一样,银杏叶像扇子,松叶像针,绿萝和牵牛的叶子像爱心,枫叶是掌形的。

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大小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种植物的叶,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我们可以画图把观察的叶记录下来,画叶的步骤包括:先画叶片的形状,再画叶柄,最后画上叶脉。

四.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
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的植物还可以吃(米饭,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篮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第一单元 植物
一、我们知道的植物
1.植物分布范围很广,有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
2.植物多种多样的,有的高,有的矮。
3.塑料花不是植物,因为和真的植物相比,它的组成结构不同,气味不同,手感不同,而且它长期保持一种形态,不会生长,不会繁殖,不会死亡,没有生命……
4.种植植物的方法多样,有的植物适合土培,有的植物适合水培,也有的两种都可以。
5.种植植物要坚持观察、按时记录。
二、观察一棵植物
1.可以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用眼睛看植物各结构的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等,用鼻子闻植物的气味,用手摸植物外表是否光滑、是否干燥、是软是硬……
2.物具有根、茎、吐等结构。
3.同一种植物的高度、茎的数量、叶子的数量也会有少许差别。
4.用画图法记录植物时,要实事求是,一边看一边画,从整体到局部,尽量画得真实
三、观察叶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叶具有叶柄、叶片、叶脉等结构。
3.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同一棵植物同一枝条上的叶也会有不同。
4.部分常见叶的部分特征:
银杏叶是黄/绿色的,像小扇子,叶片通常比手掌小,叶脉呈放射状。
松叶是绿色的,针状,细细小小的。
枫树叶是绿/黄/橙/红色的,像手掌,叶片和手掌大小差不多。
槭树叶是绿/红色的,像手掌,一般比枫树叶小,叶裂比枫树叶多。
四、这是谁的叶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不同种的叶具有不同的特征。
2.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时,可以从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去比较。当一个特征比较接近时,需要再看另一个特征,这是比较的一种方法。
3.最好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叶,不要伤害植物,要爱护它们,因为它们是有生命的。
五、植物是“活”的吗
1.植物是“活”的,即有生命的。
因为植物会发芽、会长大、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会死亡;
因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营养等一定的生长条件;
因为植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我们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
六、校园里的植物
1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3.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5.一些校园中常见的植物:木樨(桂花)、侧柏、银杏、槭树、竹子、三叶草、鸡冠花、迎春、月季、丁香、栀子花、绣球花、凌霄、紫藤、睡莲、……
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对物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比如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可以从长短、高矮、胖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通过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你能给下面的恐龙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确定共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赛的基础。在跳远比赛中,每个运动员(纸蛙)有3次机会,要选择最好的成绩进行比较。确定终点的时候,要选择纸蛙落地后身体离起跳点最近的地方标记终点线。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优点是非常方便,脚步、手臂、手指、手、脚都可以用来测量。在测量长的物体时要选择长的测量工具。
一拃,是张开的大拇指指尖到中指之间的长度,如图所示(食指可以不弯曲)。用手测量课桌的高度时,我们可以借助纸带来测量,在纸带上标记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在测量之前,先比较一拃的长度和桌子的长度,用眼睛“量一量”桌子可能有几拃。这个过程叫做预测。经过多次的预测—测量,比较预测和测量的结果,我们可以预测得更准确。
多次测量,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果,一般测量3次,选择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或处于中间位置的结果。例如,三次结果为6拃,6拃,7拃,认为6拃更准确;分别为6拃,7拃,8拃,则认为7拃更准确。
物体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用物体测量比用手测量更加准确:不同人的手大小不一样,同一个人每一拃的大小也不一样。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不能比较,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才能够比较。
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点:都有数字标记;都有刻度;标记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
尺子和纸带的不同点:单位不同(可解释为数字的意义不同,尺子上的数字表示多少厘米,测量纸带上的数字表示多少个小立方体的长度);尺子上有更加细小的刻度;厘米是世界通用的,因此尺子的单位更加标准。

使用尺子测量的注意事项:物体的一端要对齐0刻度线;对测量结果进行读数的时候,如果物体的终点不能正好对齐标记线或刻度线,看终点前最大的数字是几,读成几厘米多。
从古代到现代,测量工具一直在进步。人们不仅发明了测量长度的工具,还发明了测量温度、重量、湿度等物理量的工具。

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一、在观察中比较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使用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将恐龙放在同一平面上,用同一起点比较高度、比较长短,会比较公平和准确。
4.恐龙模型排序方法: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胖到瘦、从头大到头小、…..
二、起点和终点
1.共同的起点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是起跳点(即起点)到落地点(即终点)之间的距离。
4.通过比较纸蛙跳远的距离,我们可以知道哪只纸蛙哪次跳得最远。
三、用手来测量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使比较更准确。
2.用身体测量是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如用手、脚、步等测量。
3.“一拃”是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间的最大距离。测量时从起点开始,每一拃首尾相连,做好标记。
4.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可以化垂直的测量为水平的测量,让测量更方便也更准确
5.用手测量尽管比较方便,但因为每个人手指长度不同,手的大小不同,所以“拃”的长短不同,进而导致测量相同物体的结果不够准确,难以交流和比较。
四、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生活中许多物体也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回形针、小棒、橡皮、立方体等。
2.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测量物体长度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3.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一般不同;用相同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基本相同,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4.用不同种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出物体的长短;用同一种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长短。
5.用固定长度的物体(如橡皮、立方体等)比用不固定长度的物体(如:手)测量能产生更准确、一致的结果,更便于结果的比较和信息的交流。
五、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结果更准确、一致、可比较。
2.选择用小立方体测量的理由:小立方体单位小,容易首尾连接,测量准确性高;可以堆叠,直接测量物体的高度;小立方体每一条边长度都相同,能多个单位随意连在一起,组合成较长的工具–小立方体组,方便测量长的物体;十个一组方便计数。
3.通过积累测量经验,与已测结果进行比较,预测新的物体长度时会更准确。
4.人们通过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具。
六、做一个测量纸带
1.小立方体组测量小桶这样圆形物体一圈的长度不方便也不准确,可以做一条测量纸带来测量。
2.测量纸带的制作方法:
(1)小立方体组首尾相连放在纸上,印出方格带;
(2)剪下方格带若干条;
(3)首尾相连粘贴各条方格带,方格和方格之间不留空隙,粘成一条直线;
(4)在方格竖线下从0开始依次标记数字;
(5)试测调整。
3.测量纸带的使用方法:
(1)0刻度线对准测量起点;
(2)紧贴被测物体要测量的位置,围绕一圈或者铺平整;
(3)在终点位置平视读数。
4.测量纸带的优点:
测量数据误差较小,具有较高准确性;能测量小桶这样的圆形物体一周的长度;能测量很长的物体长度;可以折叠,很轻便,携带和使用方便……
七、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都有数字;都有格子;都有起点和终点;······
2.测量纸带和尺子的不同点:
(1)材质不同,测量纸带纸做的,易折易破,尺子一般塑
料做的,比较牢固;
(2)格子大小不同,测量纸带一格大小不确定,尺子一大格1厘米,一小格1毫米;
(3)长度不同,测量纸带想接多长就多长,尺子一般有确定的长度……
3.尺子的使用方法:
(1)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段对齐;
(2)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端对应的刻度。
4.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常用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 使用相同标准单位,使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交流和使用。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选择题50道
一.选择题(共50题,共100分)
1.下面是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请排序(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2.测量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选择( )来测量更方便和准确。
A.纸带 B.软尺 C.塑料尺
3.下列选项中,( )不是植物。
A.塑料花 B.水稻 C.杨树
4.下面各图中,( )是柳树的叶。
A. B.
C.
5.纸蛙跳远比赛中,画起跳线是为了( )。
A.公平 B.跳得更远 C.跳得更高
6.莹莹、阿星和小金正在讨论如何观察大蒜的生长,(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莹莹说:“要长期坚持观察”
B.阿星说:“只需要观察,不用记录”
C.小金说:“要边观察边记录”
7.( )是春季的樱花树。
A. B.
C.
8.下面的动物谁最高( )。

A.① B.② C.③
9.下图中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10.下面在纸带上画的刻度正确的是( )。
A.
B.
C.
11.下面三个球中,最大的是( )。
A. B.
C.
12.( )是枫树的叶子。
A. B.
C.
13.下面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14.在用纸带帮助测量时,要注意( )。
A.用的手指不用相同 B.每拃的指尖不用相连 C.一拃一拃要相连
15.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小立方体相比牙签测量结果( )。
科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1. 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轻重、粗糙程度等都是它们的特征。
2. 观察物体的方法:用眼看(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用手摸(粗糙程度),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掂一掂(重量)。

3. 物体的重量可以用掂量和称量等方法进行比较,但准确的程度不同。用天平称量可以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
4. 用天平称量的时候要选择大小和轻重合适的物体做称量标准物,比如曲别针。
5.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堆积和摆放的方式。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6. 在同样的盒子里,不同的平铺方式装下的物体的数目是不同的。
7. 给物体分类的步骤:编号,定分类标准,记录分类结果。可以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多次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8. 科学的闻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向鼻子。
9. 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黏稠,流动速度越慢,比如洗洁精比水流得慢。
10. 有的物体能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洗洁精),有的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例如铁钉、沙子、石头),搅拌能够加快溶解的速度。
11. 红糖“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红了,变甜了,说明红糖还在水中;盐“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咸了,说明盐还在水中。
12. 固体的特征: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些固体颗粒很小,比如面粉、沙子和食盐,它们也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特征: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的特征:很轻(有重量),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会运动,会长大,会死亡,会繁殖后,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呼吸,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比如植物和动物。
3、不同种类的动物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之间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个体差异)。
4、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寻找校园里的动物时,要带的工具有:棉签,放大镜,笔,记录本。寻访动物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也要注意不惊动、不伤害动物,不损坏它们的“家”。
5、寻访动物的地点:蜜蜂和蝴蝶——花丛;蚯蚓——泥土中;蜗牛——阴暗潮湿的草丛里;潮虫——阴暗的有植物碎片或植物腐烂的地方。
6、蜗牛的身体结构有:口、眼、触角和腹足。蜗牛的特点: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里,喜欢吃青菜和嫩茎,有两对触角,一对眼睛,用腹足运动。
7、为了观察蜗牛的腹足运动,可以把它放在透明的物体上爬行,比如玻璃板、透明塑料板。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
8、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缩回触角或者把身体缩回壳里。
9、蜗牛的家:通风的盒子、沙子、泥土、青菜叶、树枝(供蜗牛爬行),可以用喷雾器给蜗牛的家补充水分,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
10、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运动,身上有鳞片。鲫鱼有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用画鱼的时候要注意鳃和鳍的位置。
11、根据动物的共同点可以将动物分成一类,例如有毛无毛、有无触角、是否水生。分类是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分类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注意不重不漏。
12、蛤蜊有脚,像斧头称为斧足,蜗牛和蛞蝓有脚,称为腹足。
13、常见的有触角的小动物:蜗牛,蜻蜓,蚂蚁,蟋蟀,蛞蝓,蜜蜂,蝴蝶等。
科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题目
一、填空题。
1、不能 闻 或 尝 未知的液体,确保卫生和安全。
2、制作水果船时,挖掉的果肉 越多 ,水果船能装的 货物 越多。
3、秋季时,我们能在学校观察到的小动物有 蜗牛、 蝗虫 、青蛙 等。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升 毫升 千克 克 等 。
5、空气流动形成风。生活中 炊烟、旗子、纸条 等在风中飘扬说明空气是存在。
6、早上树林里的空气 清新 ,我们每天早上都能 感受到 。
7、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 固体 ;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 气体 ;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 液体 ,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 油 、酒 、白醋 等 。
8、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 看 、用手 摸 、用鼻子 闻 、用耳朵 听 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9、蜗牛的背上有一个螺旋形的 贝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两 对触角,用 腹足 爬行。
10、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 无味道 ,水的气味是无气味,水的颜色是无颜色 、水的形状是无形状 、会流动的液体。
11、将干海绵装入水里 ,用力挤一挤,能看到 水流出 现象。
二、选择题。
(1)苹果放在水里是 A 。A、沉 B、浮 C、不沉不浮
(2)常见的纸张有:铜版纸、 A 、白底白板纸、灰底白板纸、牛皮纸、双胶纸、卫生纸、新闻纸及各类艺术纸等。
A白纸 B手 C 空气
(3)纤维越粗吸水性越 A ,纤维越光滑吸水性越 B 。
A强 B差
(4)一杯水大约是 C 毫升。
A、10毫升 B、2000毫升 C、340毫升
(5)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 B 。
A、不能长大 B、慢慢长大 C、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
(6)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A 。
A、蜗牛 B、螳螂 C、蜈蚣
(7)水的特点有 B 。
A、白色 B、无色 C、半透明
(8)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A
A、纯净水 B、油 C、胶水
(9)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C
A. 肉 B.饼干 C.蔬菜
(10)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 A 。
A、木片 B、金属片 C、塑料片
(11)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B
A. 纸浆 B.纸纤维 C.塑料
(12)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 B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植物 B、生物 C、动物
(13)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 B ,利于保护环境。
A、焚烧 B、回收 C、在垃圾场填埋
三、判断题。
1、在水中轻的物体一定漂浮,重的物体一定沉底。(× )
2、干砖放在水里有气泡冒出,说明水里有空气。( √ )
3、空气很轻,是没有重量的。(× )
4、铁铜制的物品放在水里一定沉(× )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
6、用橡皮泥做小船,不管小船是什么形状,小船一定能浮在水中。( × )
7、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
8、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否则读数将不准确。( √ )
9、不同用途的纸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几个方面。( √ )
10、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但可以去抓它们。( × )
11、一般来说,一个可乐瓶大约可以装5毫升的水。( × )
12、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 )
13、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 )
四、问答题
1、怎样绕纸绳?
答:先剪成纸条,再绕成纸绳。
2、校园里常见的植物有那些?(至少两个)
答:酢浆草、 银杏、 榕树、 月季花、 茉莉、 桑叶树等
3、有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怎样区分它们呢?
(至少一种 ,越多越好。6分)
答:尝、 看、 沉浮测试、 流动速度。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5分)
共同点:四无一会: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无形状、会流动。
不同点: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气体。
5、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7分)
答:杯中的纸团不会湿,说明里面没有进水。
五、猜一猜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
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谜底是蝴蝶)
2、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谜底是蜜蜂)
小学一年级科学试卷
一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一、 填空(50分,每空1分)
1.观察物体时常用( )、( )( )( )( )器官。用眼睛可以( ),用耳朵可以( )音乐,用鼻子( )饭菜。
2.比较物体的形状可以比较( )、( )、( )( )等方法。
3.我知道分类的方法有( )、( )、( )( )等。
4.分类可以整理信息。早在距今( )多年前,我国的第( )部词典《尔雅》就把动物分为了( )、( )、( )、( )4类。
5.我知道大自然的事物有( )、( )、( )、( )等……
6.观察物体靠( )、( )、( )等方法。
7.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 )、( )、( )、( )( )、( )。
8.常见的材料有( )、( )、( )、( )、( )、( )。
9.我知道的纸有( )、( )、( )、( )等。
10.我知道常见的工具有( )、( )、( )、( )、( )、( )
二、判断(20分)
1.我用眼睛看音乐。( )
2.我用眼睛看到黄色的像蝴蝶一样的花。( )
3.眼睛不舒服,我用手揉。( )
4.不要乱抠鼻子、耳朵。( )
5.大自然里有动植物,还有山有水,还有自然现象……( )
6.可以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 )
7.放风筝我选择雨天和阴天。( )
8.雨天蜜蜂出去采蜜。( )
9.不要拿着剪子和刀具打闹,拿给别人时,要将手柄朝向对方。( )
10.塑料是我们常见的材料。( )
三、连一连,找朋友10分
塑料瓶可以装 头发
塑料瓶不能装 油和酒
铅笔 开水
大自然里有 转笔刀
我们都有 动物和植物
四、想一想,写一写(每道题10分,共20分)不会写的字带拼音。
1.我知道剪刀的用途有哪些?(最少写三个用途)
2.我知道获得天气信息的方法?
一年级科学上册测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
1. 眼、耳、鼻、舌、手、 物体和风景、听、闻
2. 形状、颜色、轻重、 软硬
3. 形状、颜色、高矮、 大小
4. 2000 、 一、虫、鱼、鸟、兽
5. 山、水、花、鸟(只要是大自然的事物都可以)
6. 看、闻、摸
7. 晴、阴、雾、风、雪、雨
8. 金属、纸、玻璃、木头、布、塑料
9. 卫生纸、牛皮纸、复印纸、餐巾纸(答案不同一,只要是纸种类即可)
10. 剪子、刀、锤子、螺丝刀、订书机、碗(答案不同一,只要是常见工具种类即可)
二、判断。
1.X 2.√ 3. X 4. √ 5. √ 6. X 7. X 8. X 9. √ 10. √
2019-2020科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30分)
1、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 )。
A、采摘 B、拔下来 C、记录
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 )
A、大树 B、房屋 C、小草
3、我想知道一株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我需要用到( )。
A、耳朵 B、手 C、眼睛
4、要测出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应该选择( )测量比较方便。
A、小棒 B、测量纸带 C、曲别针
5、在测量物体长度时我们一般要测( )。
A、一次 B、三次 C、五次
二、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 塑料花是植物。( )
2.我们吃的蔬菜、水果和鸡蛋都是植物。( )
3.草帽、竹筷子、木质家具都是由植物制造的。( )
4.在跳远比赛测量距离时,必须标出起点和终点。( )
5.在用小方块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
三、画一画
1、画一片叶。(20分)
2、画一棵你喜欢的植物。(20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有答案
1、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
1. 银杏叶像 ( )
A、手掌 B、爱心 C、眉毛 D、扇子
2. 观察一棵植物,以下哪个动作不能做 ( )
A、用眼睛看 B、用手摸 C、用嘴巴尝 D、用鼻子闻
3、左图中的叶子可能是那种植物的叶子 ( )
A、桑树叶 B、银杏叶
C、牵牛叶 D、枫树叶
4、以下哪副图表示“一拃” ( )
A、 B、
C、
D、
5、下面哪个箭头最长 ( )
A、
B、
C、
D、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4分)
1. 同一棵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颜色也可能有些不同。( )
2. 对比尺子,纸带的优点是测量结果更标准,缺点是更容易坏。( )
3. 有的塑料花是有生命的,有的塑料花没有生命。( )
4. 预测是测量之后要做的一步。( )
5. 植物的生存只需要水分和土壤。( )
6. 小明同学说“跳远比赛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在同一条起点线跳。”( )
7.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有的植物可以吃,有的植物可以建造房屋,有的植物可以当药材。( )
8. 在生活中,我们只能用尺子当测量工具。( )
9. 老师让同学们画枫叶,小明画了绿色的枫叶,小风画了红色的枫叶。小刚画了黄色的枫叶。小玉画了紫色的枫叶。丽丽说,“他们画的都没错。”你觉得丽丽说的对吗?( )
10. 下图中的叶子是松树叶 ( )

3、综合题
1. 请圈出下图中植物的根 (4分)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下面哪种动物最小,哪种动物最大?请给最小的画“O”,最大的动物打“√”(6分)




3.用小立方体测量下面两个图形的长。请你将测量结果写在图形里面。(8分)


( ) ( )

4将下面叶子跟它的名字连线,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画在下面方框里 (2分*6 + 10分)






答案:
1、选择题:D C A D C
2、1-5:对 错 错 错 错 6-10:错 对 错 错 错
3、1.略
2. 蚂蚁最小 猪最大
3. 长方形:6 云朵:7多一点
4. 略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相关内容整理,每一个内容都是精心整理的内容,希望该篇文章知识点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6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