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合集 校本研修管理细则通用模板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自身建设方面逐步建立和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教师研修工作的规定和规程。它旨在通过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和责任,规范研修活动的开展,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该制度通常包括研修目标、内容、方式、时间、评价等环节,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以确保教师研修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实施。以下是有关于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合集和校本研修管理细则通用模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合集 校本研修管理细则通用模板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1

一、管理制度

1、每学期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具体的研修项目中,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由专人负责对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进行管理,以促进学习和研修的良性互动,保证研修的效果。

3、建立校本研修档案。校本研修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研修计划和实施方案、研修教材(录像、软件等)、研修记录、考核成绩、具体成果、研修总结等相关材料。

4、建立健全校本研修教师个人档案(文本内容包括学校集体研修、学科研修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教育叙事、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建立健全校本研修考核制度。学校校本研修考核小组将对教师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个人档案完善制度。40岁以下的教师随时整理、完善自己的个人档案。学校每学期检查校本研修教师个人档案完善情况。

(2)自我完善提高制度。40岁以下的教师每月整理两份教育叙事,每月至少听课八节,学校定期检查听课笔记。

(3)学习培训考勤制度。教师参加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研修活动,不迟到,不缺勤。

(4)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或学习材料,有必要的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对学校批准的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按每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以及“超支不补、违章则罚”的原则,报销参加研修活动必需的费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当天及时上报。

(5)骨干教师引领制度。省市级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开放两次课堂教学,区级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开放一次课堂教学;每年至少在校内辅导一位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6)基本功培训制度。学校每学期将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基本功训练,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认真参加各项训练,学校将对教师参训地情况进行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考核。

(7)教材教法达标制度。学校每学期将组织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学年的教材进行梳理。40岁以下教师每年度参加学校的教材教法业务能力考核,不合格者重新考核,再不合格者视为考核不合格;参加区里组织的教材教法业务能力考核,不及格者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

二、奖励与惩罚

1、完成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任务合格以上者,在证书上给予登记认可并记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2、学校设立校本研修奖励基金,对各项研修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2

校本研修是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形式,是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为增强教师为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更好地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使我校校本研训工作科学、健康、持续、全面开展,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按照《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及省市县关于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和精神,以我校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使学校教研常规化、制度化。

2、通过集体研修,提高业务学习效率。

3、教师学习研究形成习惯,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

4、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逐步提高。

三、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指导为基本形式,通过教学观摩、教师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创设平台,以“问题——研讨——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教师结合课改发展需要和推行高效课堂过程中的疑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分析,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自觉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伴的对话。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让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确定师徒关系,签订帮扶协定,发扬我校“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优良传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以学校一系列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或教学问题为研究内容,注重在校本研修活动中鼓励不同思想,发挥个人的优势,对问题各抒己见,大胆评析,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

3、专家引领——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一方面聘请教研室专家为本校进行专业指导,直接解决教师们思想和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从专业刊物或教育网络上学习,引进先进教育思想,借此方式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新思想引进学,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1、成立女埠中心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组织:

童飞(校长):校本研修工作第一负责人,全面指导监督校本研修各项工作,组织考核评价,负责经费的审核。

潘友奇(副校长):负责校本研修制度的制定及考核管理

方昊(副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实施

各学科组长:负责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研修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2、以校本研修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对在校本研修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将参加校本研修的情况与教师评优树模、绩效考核挂钩。

3、实行目标管理,教导主任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时间、活动场地得以保障,同时制定奖惩政策,激励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4、资源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树立新课程全员参与的培训理念,校本研修重点抓好学科时间培训、自学提高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

6、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加校本研修,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培训。

7、每位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培训者,提倡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3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4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克服教师懒惰情绪,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加强校本研究,不断丰富自我,特制定本制度。

1、每位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服从教研组、学校安排的听课、讲课、评课等教研安排。

2、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听课相互学习,每学期听课双人班级教师不少于10节,单人班级教师不少于3节,少听一节扣1分或照绩效考核执行。请各位教师要端正态度,本着相互学习的态度,上什么课听什么课,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每学期备课,班主任把班导工作计划写在前,随后是教学进度计划,然后是备课教案,反思,缺计划年底考核扣3分,缺备1课书1个练习扣3分。

4、每位教师应积极撰写优秀教案,每学期应向学校交一篇优秀教案。缺交扣5分。

5、作业批改含副科必须做到全批全改,批语认真规范,缺改一课书、一个练习扣2分。缺一科的作业扣30分。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缺一次扣2分。

6、每位教师应积极撰写经验总结、论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学期向学校交一篇总结或论文。缺交年底绩效考核扣3分。

本内容由xiaoqing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03638.html

(0)
xiaoqingxiaoqin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