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整改措施精选范文汇总 医院院感整顿对策通用模板

院感整改措施是指针对医院感染问题采取的整改和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改进卫生消毒措施、加强患者监测和护理、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员工培训质量等。以下是有关于院感整改措施精选范文汇总和医院院感整顿对策通用模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院感整改措施精选范文汇总 医院院感整顿对策通用模板

院感整改措施1

过去的一年,妇产科在医院感染科领导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但是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现将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手卫生方面: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少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

2、安全注射方面:安全注射依从性不达标,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注射的知晓率偏低,部分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掌握较差。

3、医疗废物方面: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淆放置。

4、环境清洁方面:治疗室操作台有飞溅的药液和玻璃碎渣。

5、无菌物品方面:部分包布用的时间过长,出现破损严重。

二、原因分析:

1、未按时参加手卫生培训,新进人员掌握不熟练。

2、安全注射知识欠缺。

3、科室人员对环境清洁管理制度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

4、配置药液时未及时清理台面,自我保护意识差。

5、节约成本,有破损时未及时更换。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定时抽查现场考核。

2、进行安全注射知识培训,不定时进行抽查。

3、加强责任心,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对职业暴露的知识需要加强,增强工作责任心。

5、立即领取新的包布,更换破损包布。

今年的工作亮点是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100%,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0。妇产科所有工作人员将改进不足,争取把院感工作做的更好!

院感整改措施2

20xx年妇产科的院感工作,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供应室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妇产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落实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季度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2、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3、加强保洁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保洁人员、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4、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季度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4、对使用中的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两次,并记录。

5、对使用中的紫外线每季度监测一次,并记录。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院感整改措施3

20xx年6月3日,院感办联合护理部按《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对各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有手卫生、无菌原则、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医疗废物等管理。现将本季度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无菌原则:、肛肠科、针灸科敷料槽、棉球无标启用日期,消毒剂未注明启用日期。检验科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标识不清楚。肛肠科肛漏包过期。

2、消毒隔离方面:骨伤科氧气湿化瓶存放不符合要求。内儿科姚映勤紫外线消毒漏登。

3、标准预防方面:针灸科一次性锐器用后未及时入利器合。

4、医疗废物方面:肛肠科医疗垃圾混放,检验科医疗废物未分类放置,废物交接未及时登记,垃圾桶脏、未及时清洁消毒。门诊治疗室废物交接不规范

二、改进措施

1、督促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加强管理,各科室加强对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做到人人掌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整顿,各科自查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跟进,各科负责人应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3、护士长要加强对护士的监管,对质控工作随时督查、督导。对感染质量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督查的力度,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追踪:

经对上述问题回访检查结果大部分己整改落实。

院感整改措施4

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技术日趋发达的当今已成为一门学科,在医院管理中与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步入了同一高度。1月15日下午,本年度第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在五楼会议室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上院感科向委员们汇报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管理组织与制度欠缺。首先,表现在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

2、各项制度不全面。医院有消毒隔离制度,但各重点部门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欠缺。

3、科室布局。部分科室布局不合理,治疗室、处置室三区划分不明确,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

4、消毒隔离措施。配备了动态消毒机及紫外线灯,但无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

(二)、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的重视。根据20xx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100张床位的医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为感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目的就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在

医院的地位,把感染管理工作提到医院的工作日程上。

2、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组织与制度。建立和落实制度是搞好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做到“制定我做的,做我制定的”;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责任到人。

3、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体现。感染管理科是全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而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室的专职人员,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责任性,恪守自己的职责,加强监督和指导,在检查中更多协调各科室,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修定制度,并加以落实解决,使各项检查工作更加条理化、规范化。

4、坚持继续教育学习。积极参加院外的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对本院人员进行再培训,尤其着重培训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再由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随时对科室人员进行指导。

5、全院各环节全程监督。医疗废物的后期处置归于后勤部门,感染科专职人员要进行监督;一次性无菌物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归于设备科,感染科备案、检查;医院关于大型设备的.配置及建筑的扩建、改建、新建需提交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等等,这些环节均要求感染科的参与。

综上所述,只要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医院的感染管理一定会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感染管理工作才能够成为临床工作的保险锁,为医疗安全绽放的花朵增添异彩。

院感整改措施5

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及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我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搞好科内感染今后的管理工作,现将我科本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抓好日常工作对本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

二、在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改正。

三、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检验科王勇进行采样测试,合格率达100%。

四、科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增强全科医护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五、垃圾严格分类,每日封好并贴医疗垃圾标签由专人回收管理。

六、棉签、消毒液开启后及时写明开启日期。手卫生依从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月及时更换病房门口的手消毒液。

七、每月向院感办交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

但由于我科感染控制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行的工作,还存在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内儿科将会不断吸取经验、虚心学习,力争把科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院感整改措施精选范文汇总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10345.html

(0)
qingfanqingf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