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六年级数学学习中,重点是掌握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仅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258325.png)
文章目录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391.png)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344.png)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a:b 这是比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a:b=3:4 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 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8.比和比例的意义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 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 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 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20.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6.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27.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28.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半径:S=πr2
(2)已知直径:S=π(d/2)2
(3)已知周长:S=π[c÷(2π)]2
29.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30.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②100%以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 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
3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百分数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32.日常应用
每天在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明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就像今天的夜晚的降水概率是20%,明天白天有五~六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早晚应增加衣服。20%、10%让人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练。
知识点扩展
1.圆的定义
几何说: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轨迹说: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
集合说: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2.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3.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扇形:在圆上,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6.圆的种类:(1)整体圆形,(2)弧形圆,(3)扁圆,(4)椭形圆,(5)缠丝圆,(6)螺旋圆,(7)圆中圆、圆外圆,(8)重圆,(9)横圆,(10)竖圆,(11)斜圆。
7.圆和其他图形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0≤PO<r。
8.百分数的由来
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发明了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
1.负数:负数是数学术语,指小于0的实数,如−3。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5.33,−45,−0.6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
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3.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450.png)
5.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6.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即AG矩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
其中AG叫做圆柱的轴,AG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所有平行于AG的线段叫做圆柱的母线,DA和D’G旋转形成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DD’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772.png)
7.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V:V=πr2h ;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
8.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侧=Ch (注:c为πd)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9.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10.圆锥立体几何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该直角边叫圆锥的轴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889.png)
11.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π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834.png)
S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锥的高,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12.圆锥体展开图的绘制:圆锥体展开图由一个扇形(圆锥的侧面)和一个圆(圆锥的底面)组成。(如右图)在绘制指定圆锥的展开图时,一般知道a(母线长)和d(底面直径)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133.png)
13.圆锥的表面积:一个圆锥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344.png)
圆锥的表面积由侧面积和底面积两部分组成。
S=πR2(n/360)+πr2或(1/2)αR2+πr2(此n为角度制,α为弧度制,α=π(n/180)
14.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等低等高)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
底面积和高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15.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16.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17.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8.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19.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20.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1.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4.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5.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26.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7.统计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28.统计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29.统计表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30.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31.条形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3)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5)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32.折线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b)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c)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d) 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3.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2)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b)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c)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d)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每4年有一次闰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 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
(1)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 d
(2)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 π r
2、圆的面积公式:
(1) 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S = π r 2
(2) 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S = π(d÷2)2
(3) 已知周长求圆的面积:S = π ( c÷ π ÷2 )2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S = c h
(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S = 2 π r h
(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S = π d h
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S侧 + 2 S底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2 π r h + 2 π r2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 S = π d h + 2 π ( d÷2)2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 S = c h + 2 π ( c÷π÷2)2
5、圆柱的体积公式:V = s h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r 2 h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V = π ( d÷2 )2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c÷π÷2)2 h
6、圆锥的体积公式:V = s h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 π r 2 h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V = π ( d÷2 )2 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 π ( c÷π÷2 )2 h
7、复习要用公式:
(1)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 b h
V = s h
(2)正方体体积公式:V = a 3
(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 a + b )×2
(4)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 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 h
(6)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
(7)梯形面积公式:S = ( a + b )×h
(8)环形面积公式:S = π R2- π r 2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3.777 …… 简写作0.5302302 …… 简写作。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4、大小比较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 × 3 =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五)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六)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五、应用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1、 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d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3、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4、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5、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6、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带答案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
1、直接写出得数。
÷3=
×4=
×
=
×0.8=
6÷=
÷
= 0.5÷
=
×
×
=
12÷÷
=
÷
×0=
-
×
= (
+
)×72=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能简算的要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
×
(2)
-
-
÷
(3)
×52-12×
(4)
×[(
-
)÷
]
3、解下列方程。
(1)x-
=
(2)6x÷
=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2
1、直接写出得数。
÷4=
×3=
×
= 0.375×
=
10÷=
÷
=
÷0.25=
÷
÷
=
×
×
=
×
÷
=
+
×
= 30×(
-
)=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能简算的要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
÷
(2)
+
+
×
(3)
×41+15×
(4)
÷[(
+
)×
]
3、解下列方程。
(1)x-
=
(2)2x÷
=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3
1、直接写出得数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3. 解方程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4
1、直接写出得数。
(1)+
= 10×
=
×
= 1.8×
=
-
=
÷4=
÷
= 4.2÷
=
(2)×
×
=
÷
×
= (
+
)×
=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写出主要的简算过程。
(1)×
+
÷6 (2)(
-
÷
)×
(3)÷[(3-
)×
] (4)
÷(
-
-
)
3、解下列方程。
(1)+
x=1 (2)
x-
x=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5
1、直接写出得数。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 (2)
(3)
(4)
3、解方程。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6
1、直接写出得数。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 (2)
(3)
(4)
3、解方程。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7
1、直接写出得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515.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42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38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127.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162.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877.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53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88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261.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521.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26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845.jpg)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 (2)
(3) (4)
3、解方程。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8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4、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12分)
(1) (2)
(3) (4)
3、解方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25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833.jpg)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9
1、直接写出得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355.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72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91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56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52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320.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10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21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296.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458.png)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398.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62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3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0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793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183.jpg)
3、解方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660.jpg)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0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51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19.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690.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46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45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10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30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434.jpg)
2、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5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830.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125.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597.png)
3、解方程。(每小题2分,共4分)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1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4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128.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85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97.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64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71.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51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946.jpg)
2、怎么简便就怎样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1) (2)
(3) (4)
3、解下列方程。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2
1、直接写出得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491.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391.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20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8107.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650.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552.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13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533.jpg)
2、计算下列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3) (4)
3、解方程。(4分)
(1)÷6=
(2)
+
=40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3
1、口算下列各题。
×
=
÷
=
×1=
÷
=
+
=
1÷=
×
=
÷3=
×5=
×1.8=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
×
+
÷9
×
×
÷14×
÷(5-
–
)
3、解下列方程。
(1) (2)
小升初计算练习题14
1、直接写出得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387.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269.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57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337.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657.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146.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204.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313.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252.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745.jp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242.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927.png)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2)
(3) (4)
3、解下列方程。
(1) (2)
小升初数学重点题型试卷
20xx届小升初数学考试试卷
一.(共8题,共16分)
1.在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且y>x,则表示数y的点一定在原点的( )。
A.左边 B.右边 C.原点上 D.无法确定
2.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x-y=4 B.xy=100 C.x+y=24 D.y=100x
3.在数轴上,离开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A.+2 B.-2 C.+2和-2 D.0
4.某商场将运动衣按进价的50%加价后,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件运动衣仍获利20元,运动衣的进价是( )元。
A.110 B.120 C.130 D.100
5.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不成反比例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B.如果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5kg,则-2kg表示体重下降2千克。
C.如果把生产成本增加15元记作+15元,则0表示没有成本。
D.如果把指针逆时针旋转45度记作-45度,则指针顺时针旋转30度记作+30度。
7.甲地的海拔高度为5m,乙地比甲地低9m,乙地的海拔高度( )。
A.-9m B.-4m C.4m D.9m
8.已知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新年期间,商场为了促销,对该商品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可获利160元,则该商品的标价应为( )。
A.2400元 B.2200元 C.2000元 D.1800元
二.(共8题,共16分)
1.一种商品先降价20%,在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
2.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于乙单独完成所用的时间比是5:6,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比是6:5。( )
3.小丽踢了25个毽子,如果以30个为标准,超过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那么小丽踢的毽子数应记作-5个。 ( )
4.0前面没有写“-”,所以0是正数。 ( )
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它的体积不变。( )
6.如果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7.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便宜80%。 ( )
8.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正比例关系。 ( )
三.(共8题,共19分)
1.如果把1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记作+1000,那么从银行取出800元,记作 元。
2.某地有一天的最低气温是-6℃,最高气温是1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 度。
3.将“4680,1.63,-12,97%”分别填人下列合适的括号里。
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我们班体育达标率为( );小明爸爸每月的工资是( )元;小芳妈妈的身高是( )米。
4.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比是( );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423.png)
5.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6.果园里有苹果树420棵,梨树350棵,梨树和苹果树棵数的比是( ):(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968.png)
7.把下面的除式改写成比的形式。
÷
= ( ):( )
8.三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段路,第一队修了48千米,占这段路的 ,第二队与第三队所修路长度的比是3:5,第三队修了( )千米。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740.png)
四.(共2题,共16分)
1.直接写出答案。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943.png)
2.解方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925.png)
五.(共1题,共6分)
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5,3,0,-2,0.5,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737.png)
六.(共6题,共31分)
1.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米,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那么:
(1)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1米和高于标准水位0.2米各怎样表示?
(2)0.18米和-0.23米各表示什么?
2.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要比原来减少百分之几?
3.把下面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按从高到低排列起来;把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排列起来。
北京:-7°C~7°C
上海:5°C~10°C
成都:8°C~11°C
唐山:-5°C~6°C
4.张经理的公司今年盈利500万元,按国家规定应缴纳20%的税款,张经理最后应得利益是多少万元?
5.植树造林活动中,共植柳树78棵,杨树56棵,有6棵没能成活,这次植树的成活率是多少?
6.下图是根据乐乐今天的早餐制作的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614.png)
(1)乐乐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如果乐乐今天早餐吃了50克鸡蛋,则他早餐一共吃了多少克食物?
(2)乐乐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大约吃了420克早餐,算算妈妈今天的早餐中各种食物大约分别吃了多少?
参考答案
一.
1.D
2.D
3.C
4.D
5.B
6.C
7.B
8.B
二.
1.×
2.√
3.√
4.×
5.×
6.×
7.×
8.×
三.
1.-800
2.18
3.-12;97%;4680;1.63
4.1:2;32
5.左;小;大;小
6.5;6
7.;
8.45
四.
1.0.06;0.8;0.056;87.5;;1.05;
;5
2.(1)0.7(2)8(3)2(4)600
五.
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公式大全表必背资料整理](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08075606972.png)
六.
1.(1)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1米,记作(-0.1米);高于标准水位0.2米,记作(+0.2米或0.2米) (2)0.18米:表示高于标准水位0.18米;-0.23米:表示低于标准水位0.23米
2.原来长方体体积:5×4×3=60(平方厘米)
最大的正方体体积:3×3×3=27(平方厘米)
(60-27)÷60=33÷60=55%
答:体积要比原来减少55%。
3.最高气温:11°C>10°C >7°C >6°C
最低气温:-7°C <-5°C <5°C <8°C
4.解:500×20%=100(万元) 500-100 =400(万元) 答:张经理最后应得利益是400万元。
5.(78+56-6)÷(78+56)×100%≈95.5%
答:这次植树的成活率是95.5%。
6.(1)解:20%:30%:50%=2:3:5
50÷2×(2+3+5)=250(克)
答:乐乐今天的早餐的搭配比例是2:3:5;如果乐乐今天早餐吃了50克鸡蛋,则他早餐一共吃了250克食物。
(2)解:2+3+5=10
鸡蛋:420×=84(克)
面包:420×=126(克)
牛奶:420×=210(克)
答:妈妈今天的早餐中,牛奶210克,面包126克,鸡蛋84克。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61342.html